非遗名录 您的位置:首页 > 非遗文化 > 非遗名录  
千年推光漆艺:在传统和时尚的联姻中薪火相传
贵州文化网 发表于:2012-10-15 21:56:08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王学涛 点击: 评论:0

   薛生金端坐在画架前欣赏着几朵雍荣华丽的牡丹花,身旁几个小徒弟有的用手在为首饰盒推光,有的在为山水图涂金粉,有的在把漆画搬到阴房里,不远处平遥古城里热闹的景象并没有干扰到他们的思绪。

  薛生金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平遥推光漆艺的代表性传承人,75岁的他已经跟推光漆艺打了60多年的交道,他希望把这项传统工艺发扬光大。

  平遥推光漆器是“中国四大名漆器”之一,在唐代即负盛名,它以推光和描金彩绘技艺著称,平遥推光漆器髹饰技艺已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在抗日战争期间,平遥推光漆艺迅速没落。薛生金是在新中国成立后进入山西省平遥县推光漆器厂工作的,他师从漆器老艺人乔泉玉。多年来,薛生金认真探索传统漆器技艺,恢复生产了已失传的堆鼓罩漆,并将推光漆器髹饰工艺由过去的3种增加到20多种,还手把手培养出200多名徒弟。

  “现在能完全继承天然大漆技艺的人才还不是很多,只有10多个徒弟能独当一面。简单的工艺三五年就能学成,如果想全面掌握非得十几年不行,还得下决心去钻研。”75岁的薛生金说。

  据介绍,平遥推光漆艺有2000多年历史,以用手掌推出光泽的独特工艺著称于世。真正的、传统的推光漆器使用的是天然大漆,这也是这项技艺的精髓所在。“天然大漆有一定稠度,考验人的手上和眼里功夫,到陕西、四川、贵州等地买来后,要自己过滤、脱水、加辅料,还要在温度、湿度都标准的阴房中晾干,制作一件小工艺品都需要两三个月。”薛生金说,配漆、配料、配色等都没有一定标准,全凭感觉,学起来很费劲儿。正是受天然大漆原料少、制作成本高、周期长等因素的影响,漆器制作的传统味儿正在消减,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工艺品大多使用的是化工漆。

  为了不让这项千年工艺失传、变味儿,薛生金一直坚持将天然大漆的传统工艺与现代时尚的家具、工艺品联姻,制作出高质量的推光漆器。他的工作室每年有100万元到200万元的产值,并以30%的速度在增长,其中一半的产品是用天然大漆制作而成的。“天然大漆没有毒,古代人用它来做饭碗、家具等,耐高温、耐磨损、抗强酸强碱,不易变形退色,这些优越性是其他材料无法取代的。”薛生金说。

  值得庆幸的是,有越来越多的人到这里定做有艺术价值的实用品和收藏品,这些物件大到家具柜、床、桌,小到首饰盒、漆画、屏风等。“一件小的首饰盒,大漆制作的要3000元,化学漆制作的不到100元,但是还是有人会专门定做质量好的。”薛生金说。

  薛生金认为,中国漆器生产已经进入了规模化时代。2009年平遥漆艺文化博物馆筹建,成为漆器精品的集中展示地,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可以在平遥古城欣赏到薛生金及其弟子梁中秀、郝大忠等人的《百猫戏春》、《山西风光》、《贵妃醉酒》等上百件精品。

  2012年9月底,平遥县推光漆艺文化产业创意园区揭牌,这是一个集推光漆器教学研究、设计生产和展览销售为一体的园区。作为园区的一名成员,薛生金说,园区把当地几十个小家庭作坊联合了起来,有计划地生产,统一销售,统一培训人才,必将推进平遥漆器的产业化发展。

  “推出的是技艺,留在人们心中的是文化。”薛生金说,“现在越来越多的漆器精品已经成为当下时髦的收藏品,它在现代社会焕发的生机是这种中国文化符号走进人们心灵的体现。”(来源:中国文化报 记者:王学涛)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分享到:
更多精彩内容首页 > 非遗文化 > 非遗名录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人员查验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主办: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商务合作QQ:40179119 电话:0851-83809958 手机15086320111(微信同号)

黔ICP备12003314号-2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