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选粹 您的位置:首页 > 非遗文化 > 非遗选粹  
重塑生态创新机制整合资源 贵州非遗保护有声有色有形
贵州文化网 发表于:2016-08-25 15:18:42 来源:贵州都市报 作者: 点击: 评论:0

 

  核心提示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存在于原生态语境下的历史见证,是当下贵州寻求形象路径突破的一个重要资源。目前,贵州省有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1项,列入国家级和省级名录的分别达到74项(125处)和440项(568处),国家级和省级传承人分别达到57名和301名,建立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1个,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2个,国家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3个,省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28个。近年来,贵州省已逐步建立了省、市、县三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体系,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显著特征的“多彩贵州”,已逐步成为代表贵州的文化品牌。

  作为“非遗”资源大省的贵州,近年来在国内“非遗”保护工作中,也突显出标杆和引领作用。从内在的机制体制创新,到外在展现的求新求变;从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规划建设,到“非遗”助推对外文化交流,皆突显出贵州省对待“非遗”的态度和重视程度,在打造品牌方面,可谓风生水起,渐入佳境。

  多元丰饶的非遗文化厚土

  在不久前举办的第十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除了刺绣技艺、蜡画制作两项民族手工艺表演外,侗族琵琶歌、八音坐唱、芦笙舞、苗族绝技、滚山珠等“非遗”表演反响热烈,大致为人们勾勒出贵州这个“非遗”资源大省的轮廓。

  侗族大歌、苗族服饰、苗族史诗《亚鲁王》和茅台酒酿制技艺……贵州是文化千岛,其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民族价值认知、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的体现,承担着一个地方在全球化环境下的文化论述,属于典型的贵州叙事。

  贵州省文联副主席、安顺市文联主席姚晓英说,关注“非遗”所生长的土壤,关注多元文化所依赖的村寨,是她的责任。

  姚晓英认为,贵州因文化多元而贵,且有引领人向善的力量。以安顺地戏为例,不仅仅是简单的民俗表演活动,还承载着教育、仁义、耕读、礼仪等教化功能。但姚晓英却忧心忡忡,她说:“如果乡土不再生长文化,土地该如何唱歌?”对贵州而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即是历史的见证者。“非遗”“存在”空间正逐渐缩小,传承人的离乡,使传承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传统村寨是祖先们流传下来的瑰宝,是难以再生的优秀传统文化遗产,其融自然山水、传统道德、乡风民俗、乡土建筑理念于一体,具有重要的历史、民族、文化、建筑、艺术、旅游等价值,迄今仍保存着极为丰富的历史记忆和根脉。据不完全统计,全省具有600多年历史的传统村寨就达1800多个。可以说,传统村寨既是一座博物馆,也是一座图书馆。

  近年来,贵州省文物局深入农村调研,探索保护方式,制定实施了全省文化遗产保护“百村计划”。省文物局积极采取村落文化景观、生态博物馆等方式,对自然生态环境整体保存较完整,具有民族文化典型特征,传统文化保存与传承较好,历史悠久、建筑典型、民风古朴、具有代表性的村寨,进行科学、有效的整体保护,努力建立多彩贵州文化线路保护和利用体系。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百村计划”,已经成为贵州省乡村和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抓手。雷山县控拜村、榕江县大利村、黎平县堂安村、印江自治县兴旺村、锦屏县文斗村、乌当区渡寨村等作为“百村计划”第一批实施村寨,已开始开展调查、方案规划设计、乡村组织建设等方面的工作。

  在省文物局的倡议和领导下,贵州画院启动了“留住记忆”的贵州百村文化遗产保护艺术写生创作活动,旨在以造型艺术的形式,从美学范畴展示和留住正在遗失的珍贵的村落文化遗产资源,重新认识本土文化艺术资源的民族个性和独特价值,主动吸取贵州村落文化母体的营养,构建本土艺术家群体创作的“根性”和自信,提升贵州艺术家对外的整体性影响力和贵州文化软实力。

  走在全国前列的行动

  一个必须面对的现实是,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面临不少困难:保护传承措施相对单一、滞后,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迅速消失;体制机制还不够健全,创新社会广泛参与的局面没有完全形成,民众的保护主体意识和作用有待加强,等等。

  贵州文化要惊艳亮相,“非遗”保护者须努力担当。

  为了对“非遗”保护进行科学的统筹和合理的规划,今年年初,在省领导高度重视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工作作为文化改革发展重点工作之一,多次进入商讨视野。为设计出符合贵州省实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规划,省文改文产办牵头省文化厅非遗处、非遗中心,邀请专家出谋划策,召开研讨会,征集建设性的意见,咨询相关症结,实地考察“非遗”生产性保护基地,在大量摸底工作之后,凝聚众人智慧,将“非遗”及其相关延展性产业充分论证,最终厘清思路,调动全省各相关职能部门,架构出8项“非遗”重点项目,做好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的顶层设计。

  举力构宇,众志成城,今年5月17日,《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规划(2014-2020年)》在人们的期待中面世,省级层面的宏观构架就此建立,它勾勒出未来几年贵州省“非遗”工作的美丽蓝图和努力目标。

  纵观全国,虽然一些地区制定了“非遗”保护的专项规划,但站在省一级的高度对“非遗”进行顶层设计,实践者屈指可数。贵州,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既然我们有这么丰富的资源,那我们就应当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保护好、传承好,提升品牌的创造,这恰恰是贵州最有特色的东西,也是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省文化厅厅长许明说,眼下的当务之急,就是要把全社会都动员起来,联合社会各个方面的力量,做好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利用和传播。

  从单一部门作战到全省集体行动,这对于“非遗”大省的贵州而言,这样的举动显然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非遗”保护,离不开孕育、滋养它的整体文化生态,也离不开鲜活生动的个体生命。贵州省将以活态保护为核心,以完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土壤和条件为目的,运筹帷幄,全面铺开。动员民间力量参与传承保护,以民办公助形式扶助一批重点民族节日,保全和存续一个地方、多个民族上千年人文理想、民间智慧、民俗风情记忆。支持对戏楼、鼓楼、花桥、芦笙坪、歌堂等集会场所进行抢救、保护;合理利用文物建筑展示展演非物质文化遗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珍贵实物进行抢救性收藏。

  规划描摹了贵州省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未来景象:高质量推进国家级黔东南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帮助黔西南布依族文化生态保护区、黔南水族文化生态保护区申报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以后,还将黔西北文化生态保护区、武陵山(黔东)苗族土家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列为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蜚声世界的侗族大歌,是贵州省原生态文化的一张响亮名片,它自然进入保护专项计划之中。据悉,贵州省将制定并实施“多彩贵州”侗族大歌传承保护行动计划,加强对这一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让更多的人们分享大歌的魅力。

  规划还指出,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设立一批保持传统技艺、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生产性保护基地;大力扶持国家级丹寨古法造纸、苗族蜡染和台江银饰刺绣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和20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支持茅台酒酿制技艺、益肝草秘方等大规模生产性示范基地的生态环境保护。

  此外,贵州省还把古村落保护作为“非遗”保护的重要依托,将“非遗”传承保护利用与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改善民生结合起来,使农民群众在传承保护利用“非遗”中走上脱贫致富路,实现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

  面向全球的文化观照

  贵州省少数民族众多,但它不是“少数”的文化,更不是“亚文化”,它恰恰处在主流之中。

  “贵州的世界级名片,有茅台酒,还有侗族大歌。”许多省外游客持有的这个共同认识,使得侗族大歌通过口传名声显得更加响亮,文化符号更加深入人心。多年来,侗族大歌在央视春节晚会,在美国、俄罗斯、日本、意大利、匈牙利、新加坡、挪威等多国巡演,以其无指挥、无伴奏、多声部的演唱形式,产生巨大的轰动效应。

  侗族大歌向世界展示了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巨大魅力,对宣传贵州、展示贵州、进一步推动贵州经济、社会文化的全面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侗族大歌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使得它上升到了一个更大、更广的保护平台。世界的认同,引发更广泛的侗族文化价值的本土认同,以及贵州原生态文化在后世永续发展中的价值,和贵州文化板块在世界生活价值中的角色思考。

  在浩如烟海的口头文学、民间传说中,以亚鲁王、仰阿莎、珠郎娘美、支嘎阿鲁王等为代表的人物,提高电影、电视剧等艺术升形式,在中央电视台、全国各卫视频道、各大电影院线等高端平台的展示,让贵州文化有了更为广泛、更为有效的传播渠道。

  除此之外,贵州省还推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专著和系列丛书,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等方面的图书,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口述史、调查报告、田野笔记、研究论著等,将逐渐呈现在世人面前。

  贵州省美术界对“非遗”的表现,积极、活跃,许多画家拿起画笔,以丰富的节庆、歌舞、传说、神话、人物、祭祀等为题材,描绘出一个多姿多彩的原生态文化世界,或国画、油画,或版画、雕塑,艺术语言各有千秋,贵州的记忆和贵州人的记忆,在那些作品中得到充分的交融和表现。

  贵州,正加大传播力度,以原生态文化为根,精心打造一批质量高、影响大、群众反响好的重大原生态文化活动,使之形成国际品牌,刷亮世人的眼睛,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制造一个又一个“非遗”文化惊喜。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分享到:
更多精彩内容首页 > 非遗文化 > 非遗选粹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人员查验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主办: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商务合作QQ:40179119 电话:0851-83809958 手机15086320111(微信同号)

黔ICP备12003314号-2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