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史话 您的位置:首页 > 历史考古 > 贵州史话  
中法志愿者在贵州兴义修复民国庄园冯氏庄园(图)
贵州文化网 发表于:2016-08-16 00:59:05 来源:贵阳日报 作者:张丽芸 周元杰 点击: 评论:0

 在兴义,一群中法志愿者对一幢民国庄园“修旧如故”,他们自己动手修复,守护传统,体验文化遗产保护的艰辛,也希望通过此举,让更多的人——

守护中国传统建筑

冯氏庄园现状。

 

  ★核心提示:

  8月2日,唢呐吹奏伴着铜锣,打破了平日山村的宁静。在黔西南州义龙试验区郑屯镇民族村,建筑师、工匠、画家、学生——中国城乡遗产保护义龙工作营志愿者和当地村民……聚在一栋建于民国时期的庄园里,他们的任务,是对庄园举行保护性修缮,还原一个本来面目的贵州民国建筑。

志愿者在錾石栏板。

  ★现状

  在黔西南州义龙试验区屯镇民族村,四面环绕的山坳中,一栋充满西洋韵味的庄园隐约露出青灰色的屋檐。这里曾经是民国时期贵州省教育厅厅长冯正仪的故居,也称冯氏庄园。

  据介绍,冯氏庄园建于上世纪20至30年代之间,建有围护墙体,通过八字山门进出。走进朝门便是大院,大院的左侧是一排有着5个通间、15个头的两层楼大瓦房,建筑为砖(石)木混合结构——用石、砖墙体的檐柱承重,木材主要用于屋架安制和门窗装饰。和黔西南当地的传统建筑相比,建筑结构和风格明显迥异。

  “冯正仪是当时民国政府中掌控贵州军政实权的重要人物。因此,他带回来许多新的东西,其中就包括当时流行的西式建筑元素。”上海阮仪三城市遗产保护基金会贵州总代表、贵州营营长越剑说。

  1949年9月,解放军挺进大西南,冯家迁往台湾,高大坚固的冯氏庄园,成为国民党残余部队负隅顽抗的据点。黔西南匪首刘范吾就利用庄园的易守难攻的地形,伏击解放军小分队,交战中,30多名解放军战士壮烈牺牲。

  贵州解放后,冯氏庄园的房产、田土被分给曾经的佃户、长短工,家具被送到附近的学校使用。如今,大院里现住着3户人家,90岁高龄的周志芬老人便是其中一位。

  老人回忆,年轻时在冯家做长工,现在的这个院子只是原来庄园的一部分,当年庄园占地近百亩,四周有4座炮楼,3道城墙,进门是3道朝门……

  如今,门前的三道城墙已垮掉了一道,剩下的也岌岌可危。墙内的四座炮楼和大部分的建筑早拆除,拆下来的石料或砌成农舍,或垒成田坎。惟一一道朝门上,“居仁由仪”四个字也只剩一半,墙壁残损浮雕上,散落着深深浅浅的弹洞,似乎在述说曾经的故事。

  “冯氏庄园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我们不希望子孙后代看到的文物仅仅是一张照片。”义龙试验区文体广电旅游局局长杨忠菊表示,对于冯氏庄园保护已经刻不容缓。

目前冯氏庄园内有三户村民居住,他们是当年的佃户。

  ★守护传统修旧如故

  “之前,团队对整个建筑进行大量的测绘,详细设计了修缮方案,整个过程力图‘修旧如故’,还原一个本来面目的贵州民国建筑。”越剑说,庄园内损毁最严重的,是正房右侧的下厅,除了砖石墙体,整个房屋的结构荡然无存,必须重建。

  8月3日上午9时正,冯氏庄园院子中央的案台上,排位、香烛、刨刀、贡品摆放妥当,在掌墨师的带领下,工匠和志愿者们一起祭拜“鲁班”祖师。仪式过后,掌墨师打开墨盒,弹墨开工。

  掌墨师叫贺玉刚,顶效镇绿化村人。在中国传统建筑营造中,掌墨师地位举足轻重,类似于现代建筑的总设计师。

  虽是71岁高龄的老人,而且左手拇指才被锋利的工具所伤,包裹着厚厚的纱布,不过这些并不影响他做木工。

  贺师傅使用一根名为“高杆”的细长竹竿。竹竿长约7米,每隔一段距离表面就被削平,上面没有任何图案或数字,而写满了潦草文字。

  “传统建房并不绘制图纸,高杆上每个被削平的地方,分别对应房屋的头柱、中柱、头穿、二穿等结构,一两百根木料的长短,榫头的宽窄都能用高杆测出。”55年的木匠生涯,传统建筑的一榫一卯,贺师傅早已烂熟于心。

  除了掌墨师,还有4名当地木匠、石匠“师傅”。“让当地匠人参与传统建筑的修缮和保护工作,是非常重要但却总被忽略的事情。”越剑认为,伟大的工匠技艺并非留存在书本学堂,而是手口相传的师徒关系中。

  “建筑师、工匠、画家、学生、村民……志愿者工作营是一种践行者的方式保护老房子。是一种自愿的,接地气的身体力行的保护。传统的匠人一天天老去,年轻人并不认为‘工匠’是个体面工作。志愿者工作营保护修缮的不仅仅是文物古迹,更重要的是传承中华传统的工匠技艺。”越剑说。

当年庄园占地近100亩,四周有4座炮楼,园内有两层楼的大瓦房10多栋,外层是3道城墙,进门是3道朝门。

  ★志愿者

  “清掏散水道、打扫木花窗、分拣石块、錾石栏板、锯木、推刨、打眼……”志愿者张丽芸的朋友圈里,记录着每天繁重琐碎的修复工作。

  参与此次修复的中方志愿者共有14人,他们多是在校大学生,来自全国不同的城市;此外,还有8名来自法国建筑遗产保护志愿者工作营联盟的志愿者也参与其中。

  志愿者们几乎都没一点建筑经验,他们从最简单、最基础的工作做起,有的当起了搬运工,有的清理建筑垃圾,有的学着拌灰沙、砌砖……

  法国女孩Maud是一名资深的志愿者,已经在其他国家参加过古建修复,但首次到贵州工作让他特别兴奋:“没想到在群山之中有这么一栋特别的建筑,这肯定是一次非常特别的体验。”

  法国志愿者在砖上抹灰的架势,怎么看都像在面包上涂黄油,让大伙儿忍俊不禁。面对“洋徒弟”,工匠师傅倾其所有,耐心地指导每一个细节——怎样锯木头又快又好,刨木头的手势怎样不容易受伤……看着他们的那股认真劲儿,傅师们给出了“比我当年第一次当学徒时砌得好”的鼓励。

  “修缮古建并非想象的光鲜有趣,十多天下来,同伴们的手上都留下了伤痕。”志愿者张丽芸说。为了避免对古建筑的破坏,许多志愿者放弃了工具,徒手清理,傍晚返回营地,大家活像一群泥猴。

  “十多天的劳作,真正能修复多少并不重要,关键是让更多人对中国建筑产生一种亲近感。只有自己动手修复,才能体验文化遗产保护的艰辛。”志愿者张丽芸表示,法国的遗产保护工作世界领先,不仅政府在做,民间力量也被调动起来,这样的活动,能号召更多的人参与到文化遗产保护队伍中来。

  志愿者离开后,当地工匠要继续修缮,工程完成后,庄园将作为一座中华仪式文化馆,面向公众开放。

当地老人正在欣赏庄园修缮海报。

  相关阅读:

  中国城乡遗产保护志愿者工作营是“中国世遗之父”阮仪三先生倡导创立。2011年8月,第一个中国城乡遗产保护志愿者工作营在平遥古城开营。每年吸引各国志愿者前来中国修复古城古建,是一个国籍多元、公平尊重、互助交流、传习创新、理解包容的无国界共享营地。目前开营的有:平遥、新绛、苏州、同里、屯堡、贵安、香纸沟、义龙等工作营。(张丽芸 周元杰 来源:贵阳日报)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分享到:
更多精彩内容首页 > 历史考古 > 贵州史话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人员查验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主办: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商务合作QQ:40179119 电话:0851-83809958 手机15086320111(微信同号)

黔ICP备12003314号-2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