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文化 您的位置:首页 > 魅力贵州 > 民间文化  
斗里侗寨铜牯节
贵州文化网 发表于:2023-03-29 20:36:01 来源:贵州文化网 作者:吴国生 点击: 评论:0

斗里,是贵州省黔东南州从江县的一个纯侗族村落,112户518人,有孟、吴两个姓氏,孟姓为主姓,建寨至今已有400多年。斗里位于从江县斗里镇中心,错落在两座大山间狭长的丘洼地带,梯田层叠环绕,树林繁茂荫蔽,242国道穿行寨中,一条玉带似的小河从寨脚潺潺而过,交通便利,风景宜人。据说,这个美丽的侗寨源于一个特定的节日--铜牯节。

现在,我们循着铜牯节的足迹,去探寻这个百年侗寨的今生前世。

“铜牯”是侗语,意为水牛,铜牯节即是水牛节。斗里铜牯节固定在牛年举办,即丑年丑月丑日丑时,12年一个轮回,是斗里镇乃至从江县少数民族地区间隔时间最长的节日。时隔太长,意义重大,人们一辈子最多也就遇到八九次,所以斗里铜牯节非常隆重。

十二年一遇的铜牯节到了,整个侗寨每家每户必定宰牛杀猪,大摆宴席,隆重庆祝。祭祖仪式在牛年牛月牛日牛时举行,也就是凌晨3点到5点之间。时辰一到,鞭炮声火药铳顿时大作,响彻云天,寨子上空弥漫着浓浓的节日气氛。放完鞭炮,祭祖仪式开始了,人们在神龛或火堂边,摆上牛猪鱼鸭酒饭等食物,焚香烧纸,全家人围坐火堂或神龛边,虔诚祭拜,追念祖先功德,弘扬祖先遗志,祈祷人丁兴旺幸福安康。仪式结束,在烟火缭绕中,全家人与祖先进行心灵对话,共进晚餐。所有仪式结束后,祭祀用的猪头须摆供在祖先神位前两天两夜方撤下,据说如此才能得到先祖的荫庇。

斗里铜牯节一般为三天三夜,来客多时也有达四天四夜的。节日期间,家家户户开流水席,盛情款待四方宾客,节日期间,开展侗歌对唱、吹芦笙踩歌堂等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尽情欢愉,热闹非凡。

相传明孝宗弘治五年(1492年),为躲避战乱,一户孟姓人家由黎平县中朝所迁到从江县刚边乡加么村。当年的加么森林莽莽,人烟稀疏,孟氏带领家人在此开挖屋基,砍树建房,安营扎寨,开始了打猎为生的日子。

明世宗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的一个夏天,加车河一带的村寨举行闹鱼节。居住在加车河岸的猎户孟家嫡孙孟传邦,携带鱼叉,跟随人群到河边捉鱼。河边人山人海,捉鱼的,游泳的,嬉水的,热闹非凡。在一处河潭边,孟传邦突然发现一条约三四十斤重的大鱼被药到了,像一条飞艇似的往河岸边浅水处奋力逃蹿,溅起一串串水花。好家伙!孟传邦一阵惊喜,迅速举起鱼叉,朝大鱼背脊用力插去,锋利的叉尖正好刺中鱼背,大鱼被刺中后拼命的往河道深处打滚,差点把孟传邦连人带叉拖进水里,鱼叉打有倒钩,怎么也拔不出来,只好撒手让鱼带叉顺着河道往下游去。河岸边的人群看到一条带叉的大鱼往下游去,都不敢下水去捉。大鱼游累了,就靠着河边一块岩石歇息,引来许多年轻人去围观,有人伸手准备去抓鱼叉杆时,不知怎的立即缩回来,原来那叉杆上刻有猎户孟传邦的名字。

大鱼摇摇摆摆时沉时浮的继续往下漂游,眼看着就要出平正河了。此时,孟传邦的朋友潘黄恰好在河下游捉鱼,看见河中央有一条背上带叉受了伤的大鱼朝他漂来,顿时又惊又喜,一个扑通跳下河里,连鱼带叉捞上岸来,这是他这辈子第一次见到的这么大的鱼了。一会儿,一路奔跑气喘吁吁的孟传邦赶到河下游时,发现鱼和叉已经捞上岸了,便问是谁拉的,好友潘黄说是他拉上岸的。孟传邦十分感激,伸手拍拍潘黄背腰表示答谢,打猎出身的他原是练就了一身的蛮力,这一拍或许是用力过猛,居然拍出了人命,潘黄出乎意料地被拍倒在地,很快没了呼吸。

孟传邦万万没想到,一拍答谢不成反倒弄出了人命,后悔不已。按当时的法律,杀人是重犯,是要偿命的,为了保命,外逃是唯一的出路。走投无路的孟传邦连夜带着老婆孩子,悄悄地逃进深山老林躲避起来。

孟传邦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孟继斗7岁,小儿子孟继娃5岁,跟随大人在深山老林东躲西藏,逃亡路上甚是艰辛。他们一路向东,翻山越岭,风餐露宿,兜兜转转,一个月后逃到了翠里乡高文村里阁组,在那里暂时隐身避难,继续打猎的生活。时光流逝,年复一年,转眼间十余载过去了,儿子继斗、继娃也相继长大成人。

有一天,大儿子孟继斗打猎回来,路过高文大户人家新建房子旁,听到几十个青壮年人在那里议论什么,仔细一听,才知道他们在议论着如何在新房顶架檩条的事情。孟继斗顺着众人指手的方向看去,只见一条大檩子横跨房顶三间,间宽1丈2,檩长4丈1,重约五六百斤。这根檩子是二三十人用了一个上午推拉索吊,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架上的房顶,可房主一看不对头,应该是蔸东尾西,现在架上去的却是蔸西尾东了,需要把它掉过头才对,但是这么个庞然大物在空中掉头谈何容易,真是急坏了主家。有的说先放到地下掉好头再重新拉上去,有的说竖桩子用绳索掉头,有的说先吃完饭再想办法,一时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孟继斗看了看,思索片刻,于是让房顶上的人全部下来,他要上去试试。他轻巧的身姿几下子就爬到房顶,走到檩条中间,用肩膀试一试,掂量两头重量是否均衡后,一发力,就在房顶上用肩膀扛着檩条来一个180度的大转弯,然后轻轻地放在柱子顶端。当他把檩条放稳后,问房主可以了没有,没等房主答话,地下那二三十人早已喝彩声一遍又一遍,个个竖起大拇指夸孟继斗天生神力;房主更是赞声连连,说今天请的二三十人还不如继斗一人。

从此,孟继斗的神力智慧在方圆百十里内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明世宗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现今的斗里镇台里村与广西洞头村发生山林土地纠纷,协商多次无果,导致村民发生械斗的流血事件。话说当年洞头有3个将领,轻功了得,像蜘蛛一样迅捷,还可以在河道水面上行走如飞身轻如燕,几次交战,洞头村民把台里村民打得落花流水,溃不成军。洞头把台里拥有的大年河河段全部占为己有,还把八面山所有山脉全部侵占。由于打不过洞头,台里就算再有理也无济于事。

台里村民听说高文猎户孟氏继斗天生神力,还是文韬武略,就把他请过来帮助调解。台里人将孟继斗请了过来,带他到村民械斗地点“解放屯”河段了解地形,再到河潭边看看轻功了得的洞头将领如何做到水上漂等等。孟继斗喜游泳,水性好,于是偷偷潜入水中查看究竟,当他游到水上漂的地方,发现河床下打有无数个木头做的梅花桩,原来轻功水上漂就是这些木桩在作怪。情况摸清了,孟继斗心里也有主意了。

回到台里,孟继斗请铁匠打了几个两头尖锐的秘密武器,磨锋利后,连夜来到解放屯河潭,潜入水里将铁器安装在木桩上。第二天清早,他让台里村民集结,拉起大旗,鸣放土炮,击鼓呐喊,要与洞头宣战。孟继斗一边指挥台里村民在距河潭边百米外摇旗呐喊和叫骂,激怒洞头村民,一边拿着一把刀坐在水边等待敌方前来应战。洞头村迎战了,第一个将领气势汹汹地从对河杀将过来,脚踩木桩就像蜘蛛一样从水面上冲,当他冲到岸边时,脚踩上去的已不是木桩而是锐利的铁刺,当即翻滚下水,孟继斗手起刀落,把敌方将领的脑袋砍下来。接着,敌方第二个将领又杀过来了,又是重蹈覆辙,也被砍下脑袋当场毙命。敌方看到连损两将,不敢再战,纷纷溃逃。台里村民摇旗反攻,把洞头打得溃不成军,不得不坐下来谈判,重新划分河道和山林。孟继斗详细了解了双方村民长期生产作业的范围后,果断地划分河道,把挡潭归洞头,洞潭归台里;山林划分以贵木小溪靠洞头方向的小山梁划为界线,直至八面山顶,靠洞头的归洞头,靠台里的归台里,双方握手言和。

就这样,孟继斗以过人的智慧和胆识结束了台里与洞头多年来山林土地的纷争,化解了结边村寨之间的矛盾。

成功调解了这场纷争后,孟继斗要回高文去,可是台里村民死活不让他走,村民说,你要走了洞头再打过来怎么办,我们需要你的保护,留下来与我们共同生活吧,你需要什么只管开口,要田送田,要地送地,要建房山林随便砍。孟继斗只是个猎户,种田种地一概不通,由于台里村民极力挽留,只好答应住下来。

为了让孟继斗长期留在台里,村民单独给他新建住房,还送给他两头水牛放养消磨时间。就这样,孟继斗在台里常年居住稳定下来。

明世宗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孟继斗在台里居住已有一年有余,他放养的两头水牛经常在现今的斗里上寨过夜,当时斗里上寨是一个小山坡,山坡顶上有一个望天水小水塘,水塘四周都是小竹林,由于水牛喜欢来此滚澡,滚澡后又在池塘边吃青草和嫩竹叶,吃饱就睡,睡醒就吃,久而久之,就习惯了这个地方。为方便放牛,孟继斗后来在池塘边修建一栋房子,专事放牛打猎,不回台里居住了。

长居此地后,孟继斗认识了一个帕里侗寨的姑娘,双方情投意合,结为夫妇,生儿育女,建立了一个幸福的家庭。孟继斗是汉族,经常打猎在外,帕里姑娘是侗族,在家照料子女,常年与子女用侗语交流,若干年后,汉语逐渐淡化并合化成侗语了,这就是斗里侗族的由来。

由于孟继斗是开寨先主,就用自己的名字“斗”来给寨子命名,古时候从们称这个侗寨为“斗寨”“斗里”(“里”是南部古老寨子的通称),解放后人民政府就将这个侗寨标注成了“斗里”,一直沿用至今。

孟继斗78岁时家人给他祝寿,古称7“吃”8“发”高寿,那年恰是癸丑牛年,又是老牛把他引到这个地方来建立村寨的,为纪念老牛,也纪念寨子落居,就定在牛年牛月牛日牛时作为斗里的建寨日,并交代子孙后代从今以后必须铭记。随着时光流逝,又因侗语称水牛为“铜牯”,后来这个纪念日就逐渐演变成固定的传统节日--铜牯节,代代相传,沿袭至今。

斗里铜牯节,实质上是祭祖节,建寨节。它与一个侗寨相生相成,生生不息,源远流长。

百年斗里寨,悠悠铜牯情,一抹遥远厚重的往事尘烟,一段渐行渐远的乡愁记忆。

作者简介:

吴国生,男,侗族,贵州从江人,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贵州省散文学会会员,贵州省黔东南州作协会员,中学语文教师,现供职于贵州省安顺市经开区大洋实验学校。业余创作,作品散见《贵州日报》、《杉乡文学》、《黔东南日报》、《贵州散文》、《贵州文学》、《凯里学院报》、《原乡》、《星草》等刊物或微刊。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分享到:
更多精彩内容首页 > 魅力贵州 > 民间文化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人员查验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主办: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商务合作QQ:40179119 电话:0851-83809958 手机15086320111(微信同号)

黔ICP备12003314号-2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