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文化 您的位置:首页 > 魅力贵州 > 民间文化  
“十四寻亲”孝子坊
贵州文化网 发表于:2021-09-18 23:12:42 来源:毕节试验区网 作者:翟显长 点击: 评论:0

 

“至性过人”匾额 (聂宗荣 摄)

  1842年(清朝道光二十二年),毕节城镇南门十字街上,建起了一座“孝子坊”,因牌楼上有“十四寻亲”四个大字,该牌坊又名“十四寻亲坊”。“十四寻亲坊” 四根雕龙大柱,正面、背面共4副对联,都由当时的名臣显宦撰写,书法精工雅致,联语隽永富有内涵;上面两层大横梁都用整块巨型长石雕成,空花龙凤鸟兽图案精致优美,是毕节众多牌坊中独一无二的雕花空梁,里面常年栖息着成百上千的雀鸟。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末,“孝子坊”被移至虎踞山下水井坡“刘家祠堂”外,日久倾圮荡然无存。唯2007年4月出版的《毕节古今人物名录》第8页《刘琪》末段末句,录存时任河南汤阴知县某公所赠联语曰:

  有志竟成,挚补两间缺陷;

  独往不惧,能持万古纲常。

  1842年修建牌坊,距离刘琪逝世已经68年。为刘琪向朝廷请旨建坊的,是他的玄孙刘晸昌,毕节人称“刘京官”。

  刘琪(1692—1774),字治成,号仙芝,父名刘宗舒,母陈氏。按该家族史料记载,刘琪是该支来毕节的第三代人——该支始祖名刘起蛟,从陕西南郑(今汉中市南郑区)经四川来到毕节定居。起蛟公生二子:长子名汉儒,以商为业;次子名明儒,字人需,曾考取恩贡生,官龙里教谕,律己严而造士有法,崇祀乡贤。刘琪的父亲是汉儒,靠经商拥有“中人之产”,却因其乐善好施,导致家道中落。刘琪4岁时,刘宗舒被迫离家出走去云南做生意,很久都没有返回。刘琪涕泣思父,经常向母亲和其他家人询问父亲的形貌,多次表达过要寻找父亲的强烈愿望,母亲总是说:“儿子,你现在还太小!等你再长大一点,才可以去找你爹!”

  14岁那年,刘琪将母亲托付其他兄弟赡养,自己一路卖唱,先到云南,遍寻父亲不得。后又只身进入四川、湖南、湖北、江苏、浙江、广西、陕西、甘肃、山东、河南、河北。十四寻亲,历时十年,历尽千辛万苦,最终无果。也是苍天不负苦心人,有在云南个旧见到其父的人,告诉刘琪,于是他又前往云南,终于听到一个讲话带毕节家乡口音的人,于是细问其里居、姓名并道家常旧事,完全符合。父子两人紧紧抱在一起大哭起来。最后,刘琪侍奉父亲回家,道路两旁听说这件事的人,都为之泪流满面。

  回乡以后,刘琪“勤俭治生,竭力营甘旨孝养二亲”毫不懈怠,一直到十几年后父母相继去世。40多岁的刘琪,为父母居丧尽礼,“庐墓三年,白鸟巢其丙舍”,人们都认为是他的纯孝感动了上天。刘琪像父亲刘宗舒一样,性好施与,经常捐建庙宇、桥梁、道路。苏州举人凌均任毕节知县期间(1733—1740),将明初所建“广惠祠”改为“城隍庙”,刘琪等带头捐资。凌均亲笔题写“至性过人”4字匾额,上署“治成先生优行”6字,下署“毕节县知县愚弟凌均拜题”11字。2019年聂宗荣老师出版摄影作品集《梦里老家》,“至性过人”木匾老照片被收入书内望重。

  刘琪82岁去世,墓葬鸭池草堤。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分享到:
更多精彩内容首页 > 魅力贵州 > 民间文化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人员查验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主办: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商务合作QQ:40179119 电话:0851-83809958 手机15086320111(微信同号)

黔ICP备12003314号-2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