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工艺 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产业 > 民间工艺  
【画报人物志】姚志:“在路上”——我的篆刻之路
贵州文化网 发表于:2023-01-07 21:40:10 来源:贵州画报 作者:黎敬程 点击: 评论:0

 艺术学习的路上,我们常习惯性地去分析、研究我们所感兴趣的、所要学习的对象,但我们总是会忘了我们的出发点,忘了我们自己才是需要被我们真正研究的主体。研究自我,是知我、知世、明理的重要过程,只有明白了我是谁,我在哪里,我需要什么,才能在艺术的海洋中有明确的航向,不迷失自我。

 

”海内皆臣“十六字砖文 5×5cm 2022

 

闭门椽笔继思翁收尽云烟尺幅中 4×4cm 2022

 

我的篆刻艺术学习之路,算是一个较为顺利的过程。接下来,我将对自己的学艺历程进行简单的梳理,以期对自己后续的学习有所启发。

 

翠鸟不知青鸟事 2.2×4cm 2022

 

钓罢归途闲眺望轻舟已过旧渔矶 5×5cm 2022

 

十三年前,作为高中生的我在班主任老师的引导下,由文化生转艺术生,踏上了杭州求学之路,并顺利考取中国美术学院书法学专业。美院的学习是我书法篆刻学习的重要转折点。在正规、系统地学院式教学体系下,在美院诸师孜孜不倦地教诲中,我的思想不断蜕变,基础技法也在不断地训练中得以提升。在专业学习的过程中,愈发感受到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而非仅是“技术”学习。艺术创作是对生活感悟的再现,对思想的表达。本科阶段,陈大中老师曾在课堂上与大家探讨时说:“艺术的学习不应该脱离生活,不应该把自己圈在教室里,定在书案前,应该走出去,或者去教学,在教学中检验自己所学,思考自己所需。”陈老师的理念深深影响了我,完成本科学业后,我开始了培训艺术生的教学生涯,一边继续书法篆刻技法的基础性训练,一边思考自己的艺术方向。同时段,为了让自己的篆刻学习成果得到更全面的市场检验,我与西泠印社市场部签订了两年篆刻师工作,负责为其刻制不同风格的篆刻作品订单。最终,在对不同风格篆刻的大量创作中,我找到了内心中真正心仪的“对象”——黄牧甫印风。

 

福慧双臻 4×4cm 2022

 

本科毕业五年后,我开始了我开始了再次求学之旅。回到中国美术学院攻读篆刻创作与理论研究方向硕士研究生,并进行有目的性地探索,篆刻上以我所钟爱的黄牧甫干净、简练的线条为基调;书法上广泛临习汉金文篆书,秦汉简牍书法等,以生动、趣味的文字为重要表现形式,结合汉代砖文、镜铭文等,尽可能在创作形式上表现出“以书入印”的创作理念。

 

何须听丝竹 山水有清音 2×6cm 2022

 

就现阶段而已,我认为目前是我人生成长中不可或缺的一个时期,有思考,也有尝试,或许这些创作尝试在以后再倒回来看是一些稚嫩的实验,但却是我现在的自我小结,即是对自我的一个认知与反省。明确当下自我的位置、状态,才能不断优化自己,更新自己。

 

克己复礼为仁 3×3 2022

 

流觞运河诗画江南 4×4cm 2022

 

香深雪海闲酣睡 4×4cm 2022

 

从黄牧甫的印艺历程来看,黄牧甫的篆刻艺术风格即是单一性的,亦是丰富多彩的。其单一性在于黄氏不论在临习古印,还是追摩先贤,或是自我创作中,始终保持着对静穆、简洁的艺术风格的追求。其丰富多彩在于,黄氏的海量篆刻创作中,有着极其丰富的入印文字形式,三代吉金文字,砖瓦陶文、镜铭文字、书法文字等,当然,黄氏篆刻艺术风格的形成跟其社会生活交游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基于对黄氏印学思路的思考,加之本人对黄氏空间、线条审美的偏爱,我开始了以黄氏印风为基础的篆刻创作尝试,以简洁的线条与相对匀称的空间作为基调,用不同形式的文字进行表现,适当强调文字中的点画形态、姿态,加强局部线条的书写性,视觉上尽力达到印作简洁而又灵动,且审美思想上也有一定的呈现。这些印作中,一部分是以变体临摹的形式进行再创作的作品,如“书远每题年”一印,黄牧甫原作为长条形印章,印章章法为单列排布,主要突出上下字之间的穿插、搭接、延展关系,在变体的临习中,我旨在紧扣“文字书写性”的表达,突出“年”字的笔意,尽可能保留原字法的文字关系,以两列排布,给“年”字留出较大的表现空间。在“常贵富,乐毋事,大乐贵富得所好,千秋万岁,延年益寿”一印的创作中,我借以黄牧甫的视觉审美进行创作,印章形式取法汉铜镜形式,内方外圆,文字以汉吉语为内容,字法形式取法汉金文,以丰富的文字形式增添印章的灵动,以简练统一的线条统一印章的风貌。“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一印创作中,我以朱文隶书印的形式呈现,文字字法参以秦汉简牍文字形式,介于篆隶之间,线条表现出黄牧甫印风的简洁之美,朱文“破边而出”的形式取法于秦界格白文印的破边方式。

 

银汉星辰近金府洞庭开 4×4cm 2022

 

友邻馆姚志印痕 230×50×4 2022

 

简言之,在对黄牧甫印风学习的过程中,让我对篆刻的学习有所思考,既要植根于传统的传承,又要有所创新,即是必须要对本质有所思考。围绕着创作的主要审美思想与表现形式,做有方向的积极探索与尝试,以期找到更多艺术风格的可能性。

 

篆书《长物志·印章》231x98cm 2022

 

艺术家简介

 

姚志,1988年生于贵州省铜仁市。2014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书法学专业,获文学学士学位,导师韩天雍教授;2022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篆刻创作与理论研究方向),获美术学硕士学位,导师陈大中教授。现为杭州天逸书院校长,浙江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浙江省青年书法家协会篆刻委员会委员,杭州市书法家协会会员,富阳区书法家协会创作委员会委员,同人艺社社员,昌硕印社社员,富春印社社员。

记者:黎敬程

来源:贵州画报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分享到:
更多精彩内容首页 > 文化产业 > 民间工艺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人员查验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主办: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商务合作QQ:40179119 电话:0851-83809958 手机15086320111(微信同号)

黔ICP备12003314号-2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