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三农 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聚焦 > 智慧三农  
黎平县宝塘村:温棚育秧“育”出丰收希望
贵州文化网 发表于:2025-04-18 14:19:08 来源:贵州文化网 作者:姚进忠 龙慈 点击: 评论:0

  春寒未尽,又到一年春耕时。在贵州省黎平县尚重镇宝塘村的梯田旁,6座由竹木、塑料膜和草帘搭建的简易育苗温棚格外引人注目。棚内2000余个育苗盘整齐排列,嫩绿的秧苗已冒出一叶一心,生机盎然。

  “高山地区倒春寒频繁,露天育苗出芽率不到65%,但温棚能稳定在90%以上。”宝塘村支书刘开喜掀开草帘,热情地介绍村里的“春耕法宝”。

  “近年来,我们村均采用传统温棚培育水稻秧苗,村民通过早晚增减草帘层数、调节塑料膜通风口,将棚内温度精准控制在25-28℃之间,能有效提高秧苗的存活率,且秧苗的生长周期比‘露天育苗法’缩短7—10天。”村支书刘开喜有条不紊地介绍:“传统温棚培育水稻秧苗的土办法能破解宝塘村因地理位置偏高,春季昼夜温差大,传统露天育苗存活率低等难题。”

  温棚旁的值班表显示:每天3次测温、2次通风的管护流程。“草帘早上卷起增光,傍晚覆盖保温,遇到阴雨天还要加厚两层。”宝塘村一组村民杨新园边调整草帘边介绍温棚“看天管理”的精细化管控模式。

  “每个温棚建设成本1600余元,可培育80余亩稻田秧苗,因温棚育秧存活率高了,每亩可节省补苗成本约500元。”刘开喜笑眯眯地算起了经济账。更让村民欣喜的是,温棚培育的秧苗茎秆粗壮,移栽后存活率高,且稻米品质也因生长环境稳定而显著提高。

  眼下,宝塘村的温棚秧苗已进入移栽准备阶段,看着碧绿山间,村民们劳作的身影,一幅幅春耕画卷正在悄然展开,在梯田云雾间播种出新年丰收的希望。

  (姚进忠 龙慈)

  统筹:刘禹涵

  责编:王琪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分享到:
更多精彩内容首页 > 要闻聚焦 > 智慧三农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人员查验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5-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主办: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商务合作QQ:207656212 手机15086320111(微信同号)

黔ICP备12003314号-2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