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张房票圆了全家安居梦!”4月28日,在遵义市汇川区北城煜府小区,手握房票的征迁群众蔡晨曦在签约仪式上难掩欣喜。凭借征地拆迁后获得的房票,他仅补缴900元便换到一套116平方米的四居室。
当日启动的遵义市中心城区安置还房房票发放仪式,以市场化改革破题安置难题,400余户家庭率先体验房票安置模式。曾住董公寺附近的王金一家,如今拿着房票回到熟悉的地方,直言“太幸福了,心里悬了几年的石头终于落地。”
这一变化源于遵义市4月初推出的安置新政。政府打破传统实物安置单一路径,通过市场化手段将安置权益转化为“房票”,群众可持票在“房源超市”小程序自主选房,实现从“被动等待安置”到“主动择优购房”的转变。
据了解,新政在政策设计上突出“三个优势”,一是灵活性强,群众可凭房票在全市范围内自由选房,打破区域限制;二是机制优,通过“政府搭台、企业让利、群众受益”模式,实现多方共赢;三是保障实,明确市级国有企业负责房票运营,设立专项资金,确保房票兑付安全高效。
通过深入调研、试点探索和市区联动,遵义已形成“政策宣传、房源归集、签约选房、资金结算”全链条服务体系,组织街道组建专业团队提供政策咨询、选房指导,精准服务群众。
“汇川区首批投放的911套房源覆盖7个优质楼盘,既有主城核心地段每平方米7000余元的商品房,也有城市北部单价3500元的住宅,80-150平方米的户型梯度精准适配刚需与改善群体。”遵义城市置业公司董事长吴剑涛介绍,遵义市四个主城区目前共计有4000余套房源。房源类型横跨刚需与改善型住宅,既满足群众对品质生活的追求,也通过价格阶梯设计扩大选择空间。
为保障政策落地,遵义市创新构建“房票+金融”联动机制,开发专项贷款产品解决群众购房资金需求,并组建遵义城市置业公司统筹运营。吴剑涛表示,现已建立线上线下一体化选房系统,确保房票定价严格对接市场价格,“今年计划发放3000张房票,覆盖四城区20余个楼盘,动态补充机制可保障优质房源持续供应”。政策执行过程中,纪检和审计部门将全过程监督房源信息公示、操作流程,严控暗箱操作风险。
据了解,新模式使缩短了安置周期,既解决群众“人等房”焦虑,又为楼市注入稳定需求。随着首批400余张房票的成功兑现,遵义这项融合民生保障与市场逻辑的改革实践,正为化解征迁安置难题提供新样本。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王丹灵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