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贵阳6月4日电(记者刘智强)3日,2024年度国家艺术基金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侗族大歌表演与创作人才培训”在贵阳开班,来自全国各地从事有关理论研究、音乐创作、舞台表演、非遗传承、新媒体推广等工作的30名学员参加此次培训,共同推动侗族大歌创造转化和创新发展。
据介绍,侗族大歌作为一种无指挥、无伴奏、多声部、自然和声的民间合唱音乐,是世界公认的中国多声部民歌的代表和中华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优秀代表,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多年来,侗族大歌走出侗乡,走向世界,已成为中外沟通的重要文化桥梁。
为进一步做好侗族大歌的抢救性保护和创新性传承,此次培训班邀请42名有关专家前来授课,不仅开展理论知识教学,还会进行演唱技能、田野实训、作品创作、舞台实践等教学。培训班将利用2个月的时间,通过授课专家和来自各个领域的30名学员共同交流碰撞,总结出更多适合当下传播的理论,创作出一些既保留传统韵味又具有时代感的新作品。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热闹”照见“门道”, 从民族大巡..
女子赤脚踏入4.8亿年奥陶纪地层晶..
天津大学留学生:深入黔贵大地感受发..
印尼师生“遗见贵州” 汉语搭桥连..
15国22名汉学青年学者在贵州寻源心..
高质量发展看中国|夏蕴“凉”机 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