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人文荟萃、山川秀美的贵阳市花溪区,百花盛开、溪水长流,成为不少游客踏青的“诗与远方”。
在“网红打卡地”十字街,一家家花溪牛肉粉门店门庭若市。一碗花溪牛肉粉凭什么“出圈”走红,成为一座城市的闪亮名片?这离不开当地长期培育扶持特色产业,赋予城市别样的人间烟火。
花溪区以牛肉粉产业为切入点,工业化思维谋篇布局,推动生态特色食品产业标准化生产,在“接二连三”中实现高质量发展。
走上海内外“飘香路”
下单、煮粉、配料、浇汁……短短几分钟后,一碗滚烫鲜香的花溪牛肉粉就端到顾客面前。
人来人往的十字街,在贵州花溪牛肉粉产业发展经营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的直营门店,45岁的女店员郑和江手脚麻利地完成一碗花溪牛肉粉的生产过程。
“客人多的时候,我们店里一天卖出2000多碗。”郑和江说。
色、香、味完美结合的花溪牛肉粉,是贵阳市久负盛名的一道地方特色美食,爽滑可口的米粉、滋味醇厚的牛骨汤底,铺上卤牛肉片、炖熟的牛肉丁和腌制入味的酸莲花白,放入各色配料,不仅是本地人舌尖上的美味,更是不少外地人到贵阳必尝的贵州风味。
据考证,贵阳本地牛肉粉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清代,而以花溪牛肉粉命名的门店,最早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末。此后,短短数十年间,花溪牛肉粉这一美味从地摊、排档发展到以店面为主,并逐步扩散到省外各大城市,甚至走向大洋彼岸。
“游贵州青山绿水,看多彩民族风情,吃贵阳花溪牛肉粉”是多年前的流行语。如今,花溪牛肉粉已成为一张飘香万家的城市名片。
2020年,花溪牛肉粉制作技艺入选贵阳市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21年6月,江西省南昌市举办的第一届中国米粉节上,花溪牛肉粉跻身2021年消费者喜爱的十大米粉之一。花溪区深挖饮食文化价值潜力,持续不断推介生态特色美食名片,花溪牛肉粉正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
正是源于无数人一日三餐都离不开的这份热爱,花溪牛肉粉在竞争激烈的米粉江湖占据了一席之地。
念好大市场“产业经”
一碗花溪牛肉粉,既承载着“舌尖上的乡愁”,也连接着广阔的消费市场。
每天,花溪区贵筑街道,贵州花溪牛肉粉产业发展经营集团有限公司的中央厨房一期生产车间有序运转、香味四溢,美味健康的新鲜米粉、卤牛肉、汤底等源源不断供应各家直营门店。
“既产出‘舌尖上的美味’,又守护‘舌尖上的安全’。”贵州花溪牛肉粉产业发展经营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一智能中央厨房,是构建“基地直供+标准化生产+配送服务+门店销售”的全产业链运作模式中重要的一环。
社会消费水平的不断攀升,也给花溪牛肉产业转型升级提出一道必答题。过去,开遍大街小巷的花溪牛肉粉粉馆普遍为家庭作坊,品质不一、口味各异,很难适应消费者更高品质的餐饮需求。全产业链发展,成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配方”。
需求端在改变,供给侧也应顺势求变。花溪区奋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促进标准化、品牌化、规模化、工业化生产,开启从地方小吃到“网红”大产业的产业新路。
2022年8月,贵州花溪牛肉粉产业发展经营集团有限公司应运而生,担当起花溪区牛肉粉产业的“链主”企业,随后,启用中央厨房,建设酸粉(米粉)生产项目和预包装产品生产线,满足市场高品质、个性化、多样化的消费需求。
目前,在花溪区有关部门支持下,贵州花溪牛肉粉产业发展经营集团有限公司正深化与贵州省生物技术研究所、贵州医科大学等科研院所、高校的合作,推动生态特色食品工艺创新,以吸引更多消费者,扩大企业市场份额。
竞逐食文化新赛道
“一碗花溪牛肉粉,养胃又养心”,来自铜仁市的游客常青,曾在贵阳读大学,是花溪牛肉粉的“铁杆粉丝”,“每次来十字街吃牛肉粉,味蕾之外还有更多的惊喜,花溪的山水风光和人文风情,都让人过目不忘,久久回味。”
食客变游客,一碗饱含烟火气的花溪牛肉粉,让不少人爱上花溪、寻味花溪,寻味之旅催生花溪牛肉粉产业新机遇。
数百年前,米粉与牛肉在贵州相遇,成就了花溪牛肉粉的传奇。这些年,花溪牛肉粉消费火爆,带动花溪牛肉粉产业兴旺,让这碗粉拥有了走向全省、全国的充足底气。
2024年,花溪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做优特色产业,打造生态特色食品产业集聚区,实现生态特色食品产业总产值8亿元。
花溪区是贵阳市的“菜篮子”,再加上花溪区全域皆景,坐拥青岩古镇和天河潭两大知名景区,美美与共的空间形态造就了得天独厚的区位条件,发展生态特色食品产业条件优越。花溪生态特色食品产业的“领军者”——花溪牛肉粉,自然扮演着重要角色。
花溪牛肉粉产业作为花溪区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延伸农业产业链、推进农村三产融合发展的一大重要载体,在加快全产业链发展、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推广应用现代食品加工工艺等方面,均呈现加速态势。
围绕米粉生产、中央厨房建设、配送体系建设等重点,花溪区牛肉粉涵盖原材料生产、产品加工、成品销售的产业体系初步成形,日益成为引领生态特色美食产业集群发展,拉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明星产业。(记者 向淳)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