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是优秀民族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载体,近年来,三都县以夯实非遗经济发展根基,培育非遗经济发展动能,点燃非遗经济发展引擎等举措,让非遗文化更出彩,对非遗文化更自信。
夯实非遗经济发展根基。借助水族文化资源优势和水族马尾绣品牌影响力,以刺绣、剪纸、银饰等非遗项目为载体,采取“支部+绣娘党小组+协会+农户”模式,积极引导农村妇女加入协会,大力培养农村妇女变“绣娘”,进一步壮大“指尖经济”,增加群众收入。目前,共创建马尾绣协会2个、传习所6个,培育绣娘20000余人、制作能手3000余人。
培育非遗经济发展动能。充分发挥马尾绣、水书、蜡染等多项非遗技艺人才作用,引导民间非遗企业由家庭作坊向公司化发展、由单一零散向集团化和品牌化发展,共同研发马尾绣产品,做强马尾绣产业链。目前,全县共有非遗企业62家、从事非遗项目产品生产和销售的个体工商户108家,成功注册“凤之羽”“桃花”“水仙”“应丽”“瑞银鸟”等马尾绣品牌专利。
点燃非遗经济发展引擎。打造非遗陈列馆、非遗体验中心、非遗一条街、马尾绣小镇、非遗扶贫工坊等水族非遗主题展示和销售平台,大力开展非遗“指尖技艺”活态展示和体验活动,不断开发非遗文化旅游商品,推进非遗经济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助推全县旅游产业化发展。2020年,雪花湖马尾绣小镇被评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马尾绣产业已成为助民增收致富的“新引擎”。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