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动态 您的位置:首页 > 非遗文化 > 非遗动态  
用“非遗”讲述贵州故事
贵州文化网 发表于:2016-05-14 23:48:04 来源:新华网贵州频道 作者: 点击: 评论:0

    新华网贵州频道5月14日电 “清泉般闪光的音乐,掠过古梦边缘的旋律”。

 

    从1986年金秋时节,贵州省黔东南州侗族大歌合唱团9位侗族姑娘跨出国门,带着侗族大歌走进世界艺术殿堂的法国巴黎,以多声部、无伴奏的合声唱法改写了“东方没有复调音乐”的历史,到2009年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再到如今系列保护措施和走出去产业发展举措,贵州让世界听见了大山里的天籁之音。

    苗族人穿在身上的苗绣、银饰,被誉为镶嵌在服饰上的史诗,如今不仅是这个民族的历史技艺,更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服饰以民族的智慧传承历史,以文化产业的形式,让拥有刺绣技艺的苗族妇女,用一根针线、一双巧手织就锦绣人生,以就地就业的方式,逐步实现以传统文化为支点,走向“美丽脱贫”之路。

    以侗族大歌、苗族服饰、苗族史诗 《亚鲁王》、茅台酒酿制技艺、布依族马尾绣等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贵州各民族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的体现,是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瑰宝。通过多年的抢救整理宣传,贵州的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宝贝,已经声名远播,成为贵州享誉全国乃至世界的文化符号。

    如今,贵州正努力树立以创意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的理念,将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代创意设计相结合,从而促进贵州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让传统文化走进现代生活,让文化传承与文化扶贫并驾齐飞。

    “非遗”行动 贵州十年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我国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过去10年,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工作,重点放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抢救,挖掘展示等方面,其目的是盘点清楚家底,让更多的人关注祖先的遗产,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贵州省文化厅厅长许明说。

    经过10年的努力,如今贵州四级名录项目体系已建立健全,截至2014年底,全省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1项,国家级名录74项(125处)、省级440项(568处),国家级传承人57名、省级301名,市州级传承人1500多名,县级传承人3000多名;探索多种保护方式,建立了以整体性保护为主的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1个、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2个,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28个,开展了以抢救性保护为主的濒危项目数据库建设等工作。

    2014年5月17日,非遗保护工作进入第2个10年之际,贵州省委、省政府出台了《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规划(2014—2020 年)》。“《规划》的编制,有利于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从文化部门一家的工作上升为全省文化战略,动员社会各方力量,整合各种资源来做。让‘多彩贵州’品牌成为中国著名文化符号和标志,让贵州成为中国原生态文化集聚展示交流的重要基地。”许明说。

    落实规划,贵州非遗保护工作将重点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深度调查,建设数据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实施整体性保护和生产性保护;培养壮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人队伍;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创新发展的理论研究;合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推动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题材的艺术精品创作生产,推出一批无愧时代、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优秀作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推介传播系列活动及品牌建设;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交流平台,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基础设施建设。

    非物质文化遗产大都是农耕社会的产物,由于时代变革,对它的保护面临文化生态变化后“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矛盾。比如贵州唯一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侗族大歌,因侗族传统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歌师后继乏人,侗歌的传习传唱现状堪忧。

    对此,贵州从文化赖以产生和存在的文化生态入手,着力于非遗项目所在地的文化生态保护,从单个非遗项目保护转变为区域与项目保护并重,已经将非遗资源丰富的黔东南州全境申报为全国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重点在保存当地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和人文生态,确保非遗项目活态传承。制定实施“侗族大歌传承保护行动计划”,扶持传承人培养、保护重要的民俗节庆、广泛动员侗族村落开展侗歌传唱比赛、评选“侗族大歌保护示范村”等。

    大山深处的美丽叙事

    “走遍大地神州,醉美多彩贵州”。“多彩贵州”有着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族大歌、苗族刺绣、布依族八音坐唱、蜡画技艺等民族歌舞和民族特色手工艺数不胜数。这些产生于传统生产生活方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受到了巨大影响,滋养“非遗”的环境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在如今,如何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找到其传承发展的路径?如何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只是遗产,而继续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并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这不仅是政府、学者思考的问题,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拥有主体最关心的问题。

    “侗族大歌给我远行的力量,也是指引我回归的灯塔。”60岁的吴玉莲是把侗族大歌第一次唱到世界舞台的9位侗族姑娘之一。5年前,她以国家二级演员的身份从黔东南州歌舞团退休,回到出生地黔东南州黎平县永从乡三龙侗寨,在将自己在外面的见识分享给同村妇女同时,也组织歌队,担任起歌师的角色。“我现在退休领着国家的钱,如果不回来传歌、教歌,对不起这份工资。”吴玉莲回到家乡指导姐妹们如何舞台表演的同时,也跟大家重温年少时唱过的歌曲,每逢节庆都带领大家学歌、唱歌。

    而从江县高增乡小黄侗寨,更是通过演唱侗族大歌来实现就业增收。近年来,小黄村利用侗族大歌和当地独特的民风民俗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游客慕名而来。据统计,2014年,小黄村接待国内外游客达28.6万人次,实现综合旅游收入327.4万多元。侗族大歌产业成为村民致富的支柱产业。

    今年3月,由村民吴荣德等人发起的“侗族大歌”旅游专业合作社在小黄侗寨组建成立,成为侗族大歌遗产地首家创办的旅游专业合作社。该合作社以市场为导向,采取农户+合作社+公司的经营管理体制,与乡村旅游、特色农业等实行多产业融合发展,增强小黄侗族大歌旅游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同时,也让农民通过唱侗族大歌实现增收的目标。

    而苗族刺绣、银饰、蜡染也在贵州大山深处演绎着属于他们本民族的美丽,并向外界分享来自黔贵大地的传统智慧。他们努力以指尖技艺来传承文化,传递美丽,创造经济价值,促进就地就业增收。

    改革开放以前,苗绣和银饰在广大苗族地区以自给自足方式的生产、传承着,随着中国开放进程的推进,苗族和苗族文化逐渐揭开其神秘的面纱,开始吸引外界人对这个民族的探究目光。

    “在台江施洞、凯里老街等地有很多外国人的探访并购买绣品,也引起了民间艺人的思考和文化学者的研究。”黔东南州妇联主席陈晓琼介绍,“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民族绣片价值得到了宣传和认可,开始对外销售。”

    在市场的驱使下,苗族人认识到了本民族文化和文化产品的价值,一批绣娘开始边绣花边卖绣片边收集老绣品,在酒店门口等外国人出入频繁的地方贩卖绣品、苗银。

    如今在黔东南州凯里市内,欧东花博物馆、苗妹非遗博物馆、黔苗绣苑等场馆里展示和销售的传统手工刺绣服饰、生活用品、银饰等物件,不仅是负责人绣娘欧东花、唐胜兰、吴晓莉几十年来翻山越岭、费尽心血收集来的精品,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的根基。“过去没钱的时候,也卖了很多,钱花光了,文化也没了。”这是她们共同的心声,“祖传下来东西有些是不可复制的,我们自己不去保护,那谁来保护?”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分享到:
更多精彩内容首页 > 非遗文化 > 非遗动态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人员查验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主办: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商务合作QQ:40179119 电话:0851-83809958 手机15086320111(微信同号)

黔ICP备12003314号-2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