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文化 您的位置:首页 > 魅力贵州 > 旅游文化  
肇兴侗寨—人类诗意的栖息地
贵州文化网 发表于:2016-03-18 15:21:43 来源:搜狐网 作者:摄驴背包客 点击: 评论:0

  肇兴侗寨,一个被称为与丽江相媲美的侗族村寨,是全国最大的侗族村寨之一,素有"侗乡第一寨"之美誉。2005年被《中国国家地理》评选为“中国最美的六大乡村古镇”之一,2007年被《时尚旅游》和美国《国家地理》共同评选为“全球最具诱惑力的33个旅游目的地”之一。

  

  肇兴侗寨不同于其它侗寨不仅在于它寨内拥有国内最多最密集的鼓楼、风雨桥建筑群,也因为它是活着的。

  

  一位在当地生活8年多的《Lonely Planet》贵州篇的撰稿人说过,肇兴侗寨是唯一一个鼓楼和风雨桥人气同时兴旺的侗寨。

  

  侗族有三宝鼓楼、大歌、风雨桥”。高高的鼓楼矗立在寨子中央,格外醒目。在侗族村寨里,鼓楼不仅仅是一座建筑,也是人们喜爱的集会和议事的场所,是一个浓缩的精神家园,有了鼓楼才有侗寨,才有鼓楼下“摆古”(说故事)的老人,才有了流传千百年的侗族传说。而点缀于村落中的风雨桥本是为田间劳作的人们遮风挡雨的场所。到了夏季,一群群侗族青年就汇集在风雨桥上。小伙子一边弹琵琶或者拉牛腿琴,一边向对面心爱的姑娘唱着动听的情歌。姑娘们则一边就着月光做针线活,一边用各种歌词考验小伙子的智慧和情意。

  

  作为贵州旅游名片的黔东南线路,肇兴侗寨的知名度却不如大众旅游搞得如火如荼的西江苗寨。我第一次知道肇兴侗寨还是一位在杭州游玩时结识的MM在朋友圈发的一组照片。

  照片中一片云雾缭绕的梯田很仙,而梯田之上的山居木屋,住的莫不就是山里的神仙?从此念念不忘要去探访山里的神仙。

  

  想来和一个地方的相遇也是缘分,恰逢彼时论文开题一筹莫展,怎么也找不到心意的方向,于是就干脆给自己放假去探访我心心念念的山里神仙。贵广高铁开通后广州过去真的好方便,广州南上车,从江站下车,全程不到4小时。

  

  正所谓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此行居然给了我灵感,让我找到了论文的方向。于是,有了后来接二连三的造访,于是,在这个不大的村寨,走在路上总能碰上熟人或打个招呼或停下来聊会天。如果,你也像我一样,又懒但又喜欢那句“生活在别处”,那么,你应该来这里看看,而且越早越好,是的,越早越好,至少,和我聊过的游客都这么感慨,我想你来了便会懂。

  

  第一次从肇兴侗寨徒步去堂安,路上结伴一起的是一对法国夫妇,还记得听着他们一路大赞这里如何如何美时当时心里的那份自豪。如果时间有限,只想在这里过个周末,那么最经典路线便是肇兴侗寨到堂安全程约4公里徒步上堂安。

  

  从肇兴到堂安的路上,漫山遍野,除了森林,到处是风景入胜的梯田。春季,盛满泉水的梯田像一面面镜子,在日光的照射下,白茫茫一片;夏季,满山坡翠绿的秧苗绿油油一片;秋季,满眼都是金黄色的稻谷;冬季,则别有一种山寒水瘦的意境。

  

  堂安梯田与别处不同,这里的梯田是用石头堆砌而成的。后山上一个长城般的石砌梯田,千百年来“长城梯田”仍然横卧在这里,向游客们展示着侗族人民精深的稻作文化和不屈服于恶劣生存环境的奋斗精神。

  

  堂安,活着的侗族博物馆,初入堂安,便觉她是用石头垒砌起来的文明,石阶上的每一块青石,都镌刻了700年的历史,上坎的古瓢井,喧嚣的泉水,也已流经百年。

  

  侗族有不少有趣的习俗,比如芦笙节、踩歌堂、谷雨节等等。其中以谷雨节为最有融入感值得参与。

  

  狂欢肇兴谷雨节最值得期待,农历的三月二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谷雨,每年这天肇兴侗寨都会举办传统的民俗活动庆祝谷雨节。按照当地的习俗,当天会有演唱侗族大歌,吃乌米饭,丢卣卣、打花脸等活动,整个肇兴侗寨成为了“狂欢夜”,变成了“花脸”的海洋。

  

  交通:坐飞机可以到达黎平县,黎平县到肇兴侗寨有班车,车程2.5小时。坐贵广高铁到达从江站下,高铁站离肇兴侗寨车程15分钟左右。

  

  食宿:景区内遍地客栈,可满足不同需求层次,餐饮以贵州本地风味为主。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分享到:
更多精彩内容首页 > 魅力贵州 > 旅游文化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人员查验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主办: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商务合作QQ:40179119 电话:0851-83809958 手机15086320111(微信同号)

黔ICP备12003314号-2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