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文化 您的位置:首页 > 魅力贵州 > 民间文化  
萃取传统文化精华 弘扬新时代敬业精神
贵州文化网 发表于:2022-12-19 23:12:09 来源:工人日报 作者: 点击: 评论:0

 观 点

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全面提高产业工人素质,必须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萃取传统文化精华,弘扬新时代敬业精神。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在全社会弘扬劳动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创造精神、勤俭节约精神,培育时代新风新貌。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的重要内容,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这些精神的一个重要内核就是“敬业”,敬业精神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当前,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全面提高产业工人素质,必须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萃取传统文化精华,弘扬新时代敬业精神。

秉持“执事敬”的职业理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其中,敬业精神作为被广泛认同的价值观,自古以来不仅是主流儒家学派奉行的准则,同时也是民众百姓秉持的职业理念。《论语·子路》记载,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虽然孔子没有用“敬业”二字,但“执事敬”却能充分表达敬业思想,即对待工作要严肃认真、恭敬谨慎,要有崇敬、敬重之心。《论语》中相关的论述还有“事思敬”“修己以敬”“敬其事而后其食”等。“敬”首先表现为对待工作不懈怠、不轻慢,敬重、认同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执事敬”表现为把工作作为人生的追求,而不是作为任务去完成;把职业作为生命信仰,而不仅是谋生的手段。这就实现了职业与人生价值的统一,把个人信仰与职业紧密联系在一起。这是职业精神的最高层次,也是敬业精神的最高境界。

新时代弘扬敬业精神,体现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的奉献精神,对事业不辞辛苦、不惧艰难的奋斗精神,涵盖了我们大力倡导的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百年来,中国共产党正是凭借这种无私奉献、服务人民的敬业精神,才领导人民建立了新中国,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又在敬业精神的引领下,开创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局面,中国人民逐渐富了起来。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新征程上,同样也需要无私奉献、服务人民的敬业精神。

树立“行以忠”的职业态度

《论语·颜渊》讲到,子张问政。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孔子强调对所从事的工作要忠于职守、尽职尽责,尽心尽力任其事、服其职。“忠事”还表现在各司其职、专心致志,专注于自己的本职工作,用忠于职守、尽职尽责的态度去对待它的敬业思想。强烈的责任心是敬业最大的内驱力,有了这种精神,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会对自己的工作产生使命感。忠于职守、尽职尽责,就要求从业者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恪尽职守、专心致志、精益求精,在工作中不断追求卓越,如此才能把工作做到最好。对待工作尽职尽忠、专心致志,在工作中不断追求卓越、精益求精,这正是新时代工匠精神的核心。

因此,新时代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培养造就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要萃取传统文化精华,弘扬尽职尽责、专心致志、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敬业精神,大力倡导“行事以忠”的工作态度和职业品格,沉得下心、耐得住性子,不为功名所累、不为困难所惧,做到精雕细琢、追求完美,不断提高产品质量。

坚守“居无倦”的职业操守

勤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尚书·周书》曰:“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左传·宣公十二年》曰:“民生在勤,勤则不匮。”《论语》中用“居之无倦”来表示在工作岗位上不要疲倦懈怠,要勤劳、勤勉、勤恳。这是新时代弘扬敬业精神必须遵循的职业操守,表现的是对待工作的一种干劲,一种奋发有为的热情,其内在动力是刚健有为、积极进取、生生不息的自强不息精神。这也是中国工人“信念坚定、立场鲜明,艰苦奋斗、勇于奉献,胸怀大局、纪律严明,开拓创新、自强不息”伟大品格在新时代的体现。中华民族是勤于劳动、善于创造的民族。正是因为劳动创造,我们拥有了历史辉煌;也正是因为劳动创造,我们拥有了今天的成就。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也是干出来的。在如今的新时代,要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撸起袖子加油干”,坚守勤劳无倦的职业操守,让辛勤劳动、勤勉工作蔚然成风。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我们要不断萃取传统文化精华,弘扬新时代敬业精神,秉持崇敬敬重的职业理念,树立尽职尽责的职业态度,坚守勤劳无倦的职业操守,把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同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的敬业精神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不断开创新的更高境界。

(作者单位:中共济南市委党校)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分享到:
更多精彩内容首页 > 魅力贵州 > 民间文化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人员查验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主办: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商务合作QQ:40179119 电话:0851-83809958 手机15086320111(微信同号)

黔ICP备12003314号-2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