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市五里乡北海村位于洪家渡库区,海拔适中,气候宜人,然而山多地少的地形曾一度制约着村里的发展。如今,一条机耕道的建成,连通了村里的千亩果园,实现了用一条路盘活了绿水青山。
近日,走进北海村,新修建的3.5米宽、3360米长的机耕道蜿蜒于山间果园与村民的房屋之间。当下,正是村里300亩玛瑙红樱桃成熟的时节,在果园旁边,一辆辆载着游客的车辆络绎不绝,果农们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这条路修好以后,我们可以直接开三轮车或者四轮车到田间地头采收樱桃,很方便。”北海村樱桃种植户蒋云高兴地说。
北海村位于黔西市五里乡北部,距离县城18公里,面向洪家渡水库,平均海拔1200米。当地山多地少,适合发展种植业。过去,村民守着绿水青山却难寻“金山银山”。
2019年,村里采用“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发展起以青脆李、玛瑙红樱桃为主体的特色经果林产业,种植面积达1000余亩。随着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农产品运输难、村民出行不便等问题日益凸显。
转机出现在2022年。黔西市相关部门投入160万元库区移民后期扶持资金,将这条“卡脖子”的泥巴路改建成水泥机耕道。项目建设后,全村335户1317人受益,让群众发展产业的信心越来越足。
“这条机耕道是一条便民路,也是一条致富路。”北海村驻村第一书记蒋斌说,机耕道的建成,有效的解决了群众出行、农产品运输等问题,大大的减少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成本,助力群众增收。
路通百业兴。一条机耕道,串联起了北海村的绿水青山与乡村振兴的美好愿景。它不仅改善了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有效解决村民出行和农产品运输的问题,更为村庄的特色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打通了发展农业生产、助推乡村振兴的“最后一公里”。
下一步,该村将继续围绕以‘林业经济为主、多种传统农业共同发展’的思路,集中优势资源,重点打造林业经济,做大做强林业经济。同时,还将探索林下发展模式,既要在林上下功夫,也要在林下谋发展。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