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时评 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聚焦 > 文化时评  
文艺工作者对待经典更需敬畏
贵州文化网 发表于:2025-05-09 01:03:36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金力维 点击: 评论:0

  金力维

  近日,越剧演员陈丽君因一句“贾宝玉是长子长孙”的言论,陷入舆论风波。

  身为浙江小百花越剧院演员,陈丽君因越剧《新龙门客栈》走红,成为越剧界的“流量担当”。今年初,她在越剧《我的大观园》中饰演贾宝玉,演出大获成功。“五一”期间,陈丽君接受专访时畅谈对贾宝玉的“理解”,其中的一句话:“贾宝玉是大观园的希望,不仅仅因为他是长子长孙,也是因为他在那个时代里面,是完全不同的一个人”,在全网引发争议。数日后,陈丽君在《我的大观园》返场表演现场向观众致歉,她含泪表示:“可能我们并不是不能犯错,而是知错就改,我一定会努力做到更好。”

  越剧演员陈丽君接受采访画面。

  饰演贾宝玉却“误读”贾宝玉,陈丽君的言论引发了网友对文艺工作者文化素养的质疑,进而掀起一场关于文化传承与公众人物责任的讨论。

  《红楼梦》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宝二爷”的称呼妇孺皆知。原著中,贾宝玉的父亲贾政是荣国府嫡次子,在贾政一房中贾宝玉也是嫡次子,其兄贾珠早逝。作为饰演贾宝玉这一经典角色的演员,陈丽君理应具备基本的原著常识,因此,“贾宝玉是长子长孙”的言论令部分网友质疑她是否真正读过《红楼梦》。相关学者则强调,公众人物在传播经典时应更严谨,避免误导观众。

  众所周知,陈丽君的成功得益于她对越剧的青春化演绎,《新龙门客栈》的“破圈”更让年轻观众惊叹“越剧竟能如此酷”。然而,流量带来的关注度亦放大其言行影响。越剧前辈、浙江小百花越剧院名誉院长茅威涛谈到越剧百年发展时曾提到:“传统艺术的传承不能固守单一模式,需在坚守人文内核的基础上,主动拥抱时代变化与多元文化碰撞。”但文艺工作者若仅追求“破圈”效应,忽视文化积淀,可能最终消解艺术本身的深度。

  文艺工作者的价值不应止于流量,他们应是文化的“摆渡人”——以专业素养为舟,以创新表达为桨,将经典渡向更广大的受众。因此,文艺工作者更需以敬畏之心对待经典,让流量成为传播文化的桥梁。唯有如此,传统艺术方能在时代浪潮中真正“青春永驻”。

  陈丽君选择直面错误,当众致歉,她知错就改的诚恳态度会给粉丝和年轻人带来正面积极的引导作用。从大众传播角度,此事也引发公众对《红楼梦》的再关注,促进了经典文化的讨论与传播。有学者指出,当下很多人是通过青少年版读物、电视剧改编等途径了解《红楼梦》故事梗概,对原著精髓一知半解。然而,经典作品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与时代价值,要真正领略其魅力,必须回归原著。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分享到:
更多精彩内容首页 > 要闻聚焦 > 文化时评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人员查验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5-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主办: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商务合作QQ:207656212 手机15086320111(微信同号)

黔ICP备12003314号-2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