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内文化 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聚焦 > 省内文化  
204件青铜文物亮相贵州博物馆 展多元一体入华夏过程
贵州文化网 发表于:2021-11-16 20:17:31 来源:中新网 作者:周燕玲 点击: 评论:0

 204件青铜文物亮相贵州博物馆展多元一体入华夏过程

    图为开展现场。 应腾 摄

  中新网贵阳11月16日电 (周燕玲)《多元一体入华夏:会稽与牂柯青铜文物展》16日在贵州省博物馆开展,来自江苏镇江博物馆馆藏的154件吴地青铜文物与贵州50件(套)青铜器文物,展现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过程。

贵州鸡公山遗址出土,首次展出的商周时期青铜锛。 应腾 摄
贵州鸡公山遗址出土,首次展出的商周时期青铜锛。 应腾 摄

  青铜器工艺是中国传统工艺之一,夏商周三代,中国青铜文明繁盛。此次青铜文物展通过用夏变夷、文化多元、华夏一统三个部分,展示商周至战国秦汉时期,地处华夏边缘的会稽和牂柯故地先民,在吸收中原青铜技艺后形成各自特色的青铜文化。

镇江国宝级文物青铜棘刺纹尊。 应腾 摄
镇江国宝级文物青铜棘刺纹尊。 应腾 摄

  记者在现场看到,展出的青铜器多种多样,不仅有酒器、食器、兵器,还有车马器及各类生活用具等,造型生动且花纹繁缛富丽。此外,展厅还有“青铜棘刺纹尊”等数件国宝级文物,以及首次展出的青铜锛、青铜手镯、提梁壶等文物,令人目不暇接。

观展人员用相机拍摄展出的青铜器文物。 周燕玲 摄
观展人员用相机拍摄展出的青铜器文物。 周燕玲 摄

  贵州省博物馆馆长李飞表示,两地早期的青铜器个性多一些,秦汉统一后加强了对祖国边疆的开发,吴越会稽和黔中牂柯先后融入华夏版图,共性越来越多,所以此次展出的青铜器文物也显示出多元一体入华夏的文化共性,而吴国与牂柯都是中华文化主藤结出的瓜。

贵州省博物馆展出的青铜器文物。 周燕玲 摄
贵州省博物馆展出的青铜器文物。 周燕玲 摄

  铜壶、八足铜砚、铜鐎斗、铜樽……记者在展厅看到,秦汉时期后贵州与镇江地区出土的青铜器文物不仅外观相似,造型、纹饰也基本上相同。

市民观看展出的青铜器文物。 周燕玲 摄
市民观看展出的青铜器文物。 周燕玲 摄

  “从祖源追认到文化认同,这是在吴国及牂柯故地都曾经上演的故事,一个多元一体的中国因此凝聚,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由此逐渐形成,并在这次青铜文物展中有清晰的体现。”李飞坦言,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的历史进程,是《多元一体入华夏:会稽与牂柯青铜文物展》试图回答的问题。

贵州省博物馆展出的青铜器文物。 周燕玲 摄
贵州省博物馆展出的青铜器文物。 周燕玲 摄

  正在贵州省博物馆参观青铜展的贵阳市民王德明说,这次展览让我们看到历史,也窥见了青铜器的艺术魅力。

秦汉时期后贵州与镇江地区出土的青铜器文物。 周燕玲 摄
秦汉时期后贵州与镇江地区出土的青铜器文物。 周燕玲 摄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让中小学生也能对文物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此次青铜文物展还设置了成语故事,例如秋风过耳、如获石田、心腹之患等吴文化成语小故事,让博物馆真正成为一个地区的文化客厅。(完)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分享到:
更多精彩内容首页 > 要闻聚焦 > 省内文化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人员查验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5-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主办: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商务合作QQ:207656212

黔ICP备12003314号-2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