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内文化 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聚焦 > 省内文化  
20万亩蔬菜保供基地建设,完成!
贵州文化网 发表于:2021-11-29 11:23:04 来源:贵州文化网 作者:查静 点击: 评论:0

 初冬时节,走进播州区鸭溪镇金钟坝区,一眼望去,绿意浓浓,人潮涌动,热闹非凡,采摘、上秤、装车……呈现出一派丰收和喜悦的景象。

小小“菜篮子”,事关千家万户的饭桌;片片“菜园子”,连着广大农民的“钱袋子”,承载着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希望。

在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遵义市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聚焦“菜篮子”工程,把建设20万亩蔬菜保供基地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市级任务清单之一抓紧抓实。

着力把这一民生实事办实办好,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密集调度,明确目标任务,压紧压实责任,对相关工作进行再安排再部署。市农业农村局成立专班,明确专人、细化任务,对相关工作加快落实。

遵义山多地少,且土地分散零碎。为此,遵义市以坝区为主阵地,高标准建好10个市长“菜篮子”城郊型保供基地、10个外向型单品规模化蔬菜基地,通过城郊型、外向型“两条腿”并走,重点抓好20万亩保供蔬菜基地建设,充分发挥基地示范带动作用,以稳定全市全年300万亩蔬菜种植面积。

城郊型保供基地,重点在红花岗区、汇川区、播州区、新蒲新区、绥阳县、湄潭县6个县(区)发展相对连片1000亩以上重点蔬菜保供基地10个,安排好蔬菜茬次衔接,多品种搭配,确保持续生产,不断供应。

外向型单品规模化蔬菜基地,打破行政区域抓好生产布局,突出区域优势单品蔬菜,如茄子、苦瓜、菜椒、香葱、大葱、结球甘蓝、芹菜、香菜等品种的布局,以市场需求为主,实现以销定产,以规模占领市场。

城郊型、外向型基地规划科学、措施有力,推动全市蔬菜集约化规模化种植逐步形成,新型经营主体活力不断增强,产业人才队伍不断壮大。

运用“返租倒包”“产值奖补”等激励手段,遵义市驰而不息、久久为功抓好新型职业菜农培育,破解“谁来种”的难题。通过龙头企业示范带动,今年全市共培育职业菜农3000余名。

过去,配套基础设施薄弱,采后处理技术落后,精深加工能力不强,蔬菜贮存时间短,造成市面上“菜品”不够丰富,一直是遵义市蔬菜产业发展的“痛点”。

今年,致力在采后处理上下功夫、精深加工上谋新篇,遵义市明确:创建省级采后处理示范基地5个、市级采后处理示范基地15个,围绕坝区发展,加快清洗整理、分级包装、冷链贮运等采后处理设施设备配套,加快推进2021年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设施建设项目,在10个外向型单品规模化蔬菜基地率先实现了分级包装。

配套设施和科技能力持续升级,对应对风险挑战,做好“菜篮子”稳产保供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深秋打响的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全市蔬菜、畜禽水产等重要农产品储备充足,为打赢打好这场阻击战提供了重要保障,加上蔬菜产业发展态势稳定,后续供应基础坚实,为全市上下同心抗疫提供了有力支撑。

健全的农产品产销对接体系,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产业兴旺的核心。

今年以来,遵义市以目标市场为导向,坚持产销一体化,从市场找出路,着力培育市场主体,健全销售体系,巩固省内市场,拓展省外市场,让蔬菜发展之路越走越宽、越走越实。

针对省内市场,遵义市依托国有蔬菜配送平台,着力抓好“七进”工作,提升市内蔬菜占有率针对省外市场,遵义市采取政府引导、资金扶持等手段,培育壮大流通型龙头企业、农村经纪人队伍、农村电商三大销售主力,畅通农产品出省通道。

从养在深闺人未识,到走南闯北、走俏全国;从满足本地市场,到供应省外市场,遵义市着力建好“菜园子”,丰富市民“菜篮子”,也鼓起了农民的“钱袋子”,交出了“学史力行”的蔬菜保供成绩单:

今年前10月,共建设21.82万亩蔬菜保供基地,提前超额完成任务;全市蔬菜累计种植316.49万亩,实现产量548.76万吨、产值140.7亿元,蔬菜产业的种植面积、产量、产值同比增速位居全省第一;食用菌累计种植3.73亿棒,实现产量14.65万吨、产值15.36亿元。

乘势而上谋新篇,接续奋斗启新程。下一步,遵义市将以深入实施育苗体系工程、采后处理工程和精深加工“三大工程”为支撑,加快补齐全市蔬菜(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产业链短板,以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和品牌化“三化发展”为目标,以基础设施、生态栽培、质量安全、产销对接、主体培育、风险防范和考评推动等7项具体工作为任务,全力推进蔬菜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审核:邹杰

遵义日报社记者 :查静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分享到:
更多精彩内容首页 > 要闻聚焦 > 省内文化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人员查验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5-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主办: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商务合作QQ:207656212

黔ICP备12003314号-2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