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放下锄头拿起话筒 “孃孃解说员”有声有色
“各位游客,前面就是龙宫景区的龙门飞瀑,老辈人讲,这瀑布是龙王发怒时掀翻的龙宫屋顶,你们听这水声,像不像龙王在敲锣打鼓……”5月18日,51岁的郭敏佩戴话筒,为游客绘声绘色地讲解黄果树旅游区龙宫景区的故事。
两年前,郭敏还是安顺市黄果树旅游景区龙宫镇漩塘村的一名普通农妇,每天扛着锄头在田间劳作。2023年,在安顺旅游集团、龙宫旅游管理公司帮助下,桃子村成立贵州桃文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承包景区讲解员业务,一场“锄头换话筒”的转变,让龙宫镇有20位“孃孃解说员”成为家乡名胜的代言人。
“一开始,我真不敢相信自己能当解说员。”家住响陇村的郭程艳说,“普通话说不利索,讲解词也记不住,心里很着急。”
2024年10月,安顺旅游集团文旅融合创新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系统培训,让“孃孃”逐渐向专业导游方向成长。“我们采用‘理论+实操’的培训方式,从景区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到讲解技巧、礼仪规范,再到普通话发音纠正,都由专业老师手把手教。”该公司副总经理程露说。
景区提供资源和平台,企业负责管理和培训,村里组织人员参与,三方紧密合作形成了良性循环。
“听孃孃们讲解,感觉特别亲切,给我们带来了很好的游玩体验。”广东游客林女士说,在介绍龙宫的特色景观时,孃孃们还加入了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当地的民俗传说,让讲解更加生动有趣。
游客体验感提升的同时,村民的“钱袋子”也鼓了起来。“当解说员,一个月工资加上提成有3000元。”“孃孃解说员”郭朋莲开心地说。
如今,经过系统培训的“孃孃解说员”们已经成为龙宫景区的一大特色。龙宫镇将继续扩大“孃孃解说员”队伍,同时开发更多特色旅游服务项目,让更多村民受益,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新活力。(记者 胡玉山)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