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内文化 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聚焦 > 省内文化  
贵州织金:千亩大豆玉米“金满仓” 机械化收割唱“主角”
贵州文化网 发表于:2022-09-07 15:47:24 来源:央广网 作者:郭小丽 点击: 评论:0

 

农技人员正在采收玉米(央广网发 织金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金秋九月,走进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化起镇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基地,千亩大豆玉米迎来丰收季,当地组织人力、大型机械全面启动收割工作,一台台收割机在玉米地里穿梭,抢收已成熟的玉米,一派秋收繁忙景象。

今年以来,织金县化起镇紧紧围绕“四新”主攻“四化”,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大力引进机械化农业机具,使收割作业速度和效率明显提高。机械化收割机行走在田间地头,方便收割,既降低了劳动成本,也解决了劳动力不足的问题。截至目前,全镇农业机械化使用率达到60%,先进机械化技术和装备得到广泛应用。

农技人员正在采收玉米(央广网发 织金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在没有收割机械的年代,秋收是个复杂而又苦累的工程,那个时候的玉米是大家用手一个一个掰下来,然后再动手装车拉回家,回到家后再用手撕掉玉米皮,最后进行晾晒,这种繁杂和苦累几乎要持续一个月之久。现在农业机械化,一次性完成收割、去壳、粉碎、装车,省工省力又省时,我们不再那么辛苦了,受天气的影响也小多啦。”九甲村村民谌贻昌说。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化起镇把积极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作为保障粮食安全、扩大豆类和油料生产的重要抓手,探索推广“玉米+大豆+冬瓜”三维套种模式,最大限度利用土地空间、透风透光、保水遮阳等多种优势功效,从而达到作物协同共生、一亩三产的效果。今年来共发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1070亩,玉米亩产500至600公斤,同时每亩可多收大豆80至90公斤,亩产值将突破2300元。

目前,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已全面进入采收期,农技人员和科技特派员陆续沉入田间地头指导及时对成熟期的大豆、玉米进行收割,确保能够全面丰收,颗粒归仓。下一步,化起镇将持续以粮食稳产、农民增收为着力点,强化示范引领,补齐短板弱项,推进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最大限度推进农业提质增效,增加农民收益,以高质量产业强力助推乡村振兴。(郭小丽)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分享到:
更多精彩内容首页 > 要闻聚焦 > 省内文化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人员查验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5-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主办: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商务合作QQ:207656212

黔ICP备12003314号-2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