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林权属的纷争,曾是横在黎平群众心头的“堵心事”。作为林业大县,黎平县460余万亩森林覆盖的广袤地域上,林权纠纷一度成为影响基层和谐的突出问题。2025年5月,当地记录在册的待调处案件达55件,其中11起为30年以上的历史遗留积案,化解难题迫在眉睫。
面对这一现状,黎平县林业风险防控中心打出一套林权调处“组合拳”,以务实举措破解群众揪心事。
针对案件多、人手少的困境,当地通过统筹调配力量,将原有6名调处干部扩充至9人,组建起更具战斗力的专业团队。为弥补基层干部调处能力短板,先后举办2期林权纠纷调处业务培训班,面向全县国有林场、乡镇(街道)相关人员传授实用技巧,让一线干部“学得会、用得上”。
团队创新采用“挂图作战”模式,对所有案件逐一梳理,精准掌握纠纷分布、焦点问题及涉及人员等信息,为“对症下药”奠定基础。“不求一日功,但求日日进”成为团队共识——晴天便与镇村干一起翻山越岭现场勘查,雨天则在办公室钻研破解之策,以“啃硬骨头”的韧劲推进工作。
盛夏的山林间,调处人员顶着烈日穿梭于密林,无人机盘旋采集的数据与传统分山划界习惯相互印证,成为化解纠纷的关键依据。“以岭破水倒毛流为分界线”,当这样的解决方案提出时,争执双方往往点头认可。敖市镇果吉村与罗里乡归友村的“胡路脑”林地纠纷、平寨乡高绍村与大稼乡盘现村的“高归老”山林权属纠纷相继化解,孟彦镇岑湖村更是一天内成功调解2起积案。
截至2025年8月初,55起待调处案件中,4起20年以上的历史遗留积案已顺利化解,剩余案件正稳步推进调查。“干部公正和善,我们信得过”“把风险隐患化解在萌芽”,群众的赞许与基层的认可,见证着调处工作的实效。
如今,随着一件件山林纠纷的平息,黎平的绿水青山间,更多笑容因心结解开而绽放,基层治理的根基也在民心凝聚中愈发牢固。
(杨再新 姚进忠)
责编:王琪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