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贵阳8月28日电 (记者陈隽逸)日前,贵州大学科研人员在贵州大沙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蔷薇科绣线梅属新物种大娄山绣线梅。相关成果已于近期在国际植物分类学期刊《植物钥匙》上发表。
论文第一作者、贵州大学林学院硕士研究生吴旭说,2024年7月,研究人员在大沙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了这种匍匐藤本植物,它们生长在海拔约1900米的山顶无上层植被遮挡、光照充足的沙土上,约有50株。当时未观察到其开花结果,初步将其归入绣线梅属植物。
同年10月底,研究人员观察到该植物处于开花和结果状态。经确认,该植物与所有已知的绣线梅属物种存在明显差异,经过研究,被证实为一个未被记录的新物种。
绣线梅属是蔷薇科下的一个小类群,目前在全世界记录的有18种,中国有10种,主要分布于西南地区。绣线梅属最近一次发表新物种是在35年前。
论文通讯作者和团队负责人、贵州大学林学院教授安明态表示,长期以来,绣线梅属被记录为直立灌木。作为该属目前已知的唯一一种藤本植物,此次大娄山绣线梅的发现,丰富了其物种与遗传多样性。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