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贵州黎平肇兴侗寨景区,有这样一群“蓝朋友”:他们既能爬上树帮游客取下挂住的无人机,也能跳进湖打捞落水的手机,还会走进民宿传授消防知识——这就是黎平县“蓝焰黔行”便民服务站的日常。自成立以来,这支队伍以专业与温度,成为景区里一道流动的温暖风景线,守护着游客的旅途平安。
服务升级,细节里藏着“暖心密码”
“蓝焰黔行”服务站采用“驻点守护+流动响应”模式,把便民服务做到游客心坎上。服务站里,医疗箱、充电设备、雨衣、饮水机等物资一应俱全,甚至备有长杆、捕网、浮潜设备等特殊工具,应对各类突发需求。
来自广东的高女士对此深有感触。她的女儿在景区跑跳时摔倒,膝盖流血不止,慌乱中她向消防员求助,不到两分钟,消防员就带着医药箱赶来,一边温柔安抚孩子,一边专业处理伤口,还送上消防挂饰鼓励孩子勇敢。“出门在外能遇到这么贴心的服务,心里特别踏实!”高女士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紧急响应,分秒间化解“旅途危机”
“手机掉进湖里了,里面有重要文件!”接到游客求助后,服务站队员迅速携带打捞装备赶往现场,穿救生衣、系安全绳、踏入湖水,用网兜仔细搜寻,最终成功将手机交还游客。这样的紧急救助,在旅游旺季每天能超过100起:为中暑游客递上藿香正气水、帮小朋友处理擦伤、协助寻找走散家人、捞取坠河物品……每一次响应,都在为游客的旅途“扫雷”。
“我们多一分付出,游客就多一分安心。”一位队员的话,道出了队伍的初心。无论是爬上树取无人机,还是在湖边打捞物品,队员们始终以最快速度赶到现场,用专业能力化解游客的燃眉之急。
消防宣传,把安全“种”进景区角落
除了救助服务,“蓝焰黔行”还承担着景区消防宣传的重任。“油锅起火第一步该怎么做?答对有消防小熊!”在驻点区域,消防员用互动问答的方式,让游客在趣味中学习消防知识;走进民宿,他们为经营者和员工培训应急流程、消防器材实操;面对村民,他们开设“消防微课堂”,手把手指导室外消防栓的使用方法,确保关键时候“人人能用、人人敢用”。
如今,肇兴侗寨的“蓝焰黔行”服务站,早已不只是一支救援队伍,更成为景区的“暖心名片”。正如队员们所说:“侗歌再亮,不及游客心安。”在鼓楼错落的侗寨里,这些“蓝朋友”始终穿梭守候,用专业与温度,为每一位游客的旅途筑牢平安防线,也让侗乡的美景多了一份温暖的底色。
(淡帅超 姚进忠)
统筹:刘禹涵
责编:王琪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