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频道 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聚焦 > 民生频道  
2025年贵州预计培育高素质农民近2.4万人
贵州文化网 发表于:2025-11-13 17:51:16 来源:新华网 作者:卢志佳 点击: 评论:0

  新华网贵阳11月11日电(卢志佳)11月10日,贵州省农业农村厅召开“2025年贵州省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政策解读会”,据介绍,2025年,贵州预计培育高素质农民近2.4万人,培训注重将教学场景直接搬到产业发展一线,专业技能课程占比超70%,实操教学比例不低于四分之三。

解读会现场。新华网 卢志佳 摄

  根据《贵州省2025年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实施方案》,2025年全省计划开设479个培训班(常规班409个、专题班70个),培育高素质农民23937人,重点覆盖粮油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主体、农机手和农业技术服务人员、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经营主体、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带头人、乡村文化传承人、乡村建设和治理人才六类群体。鼓励50岁以下、初中以上学历的农民、返乡大学生、退役军人报名,优秀学员将纳入“头雁”人才库重点培养。

  贵州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吴宗建在会上介绍,近年来贵州已累计培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产业技术骨干超10万人次。2025年培育工作将紧扣“精准适配”与“山地特色”,通过“产业+群体”双适配定制课程、“田间课堂”实战赋能、“培育-服务-跟踪”闭环保障,让政策真正贴近农民需求、落地见效。

  “不少学员通过‘农业+电商’‘农业+文旅’等模式突破山地限制,让特色农产品走进全国商超、让古老村寨焕发新生,更有学员将蜡染、刺绣等非遗技艺融入农村发展。”吴宗建认为,这充分印证了高素质农民是激活乡村发展动能的“关键变量”。

  据贵州省农业农村厅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处负责人胡水介绍,贵州今年的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将坚持“田间是课堂、实践是老师”的培育理念,培育内容采用“模块化课程+实战化实训”模式,依托全省优质农产企业、实践基地,将教学场景直接搬到产业发展一线,专业技能课程占比超70%,实操教学比例不低于四分之三,并建立1年期跟踪服务机制,通过线上线下各不少于2次的精准服务,确保“学得会、用得上、能增收”。

  贵州蔬菜集团作为贵州省高素质农民培育的重要实施主体,依托其“从田间到餐桌”的产业布局,开放蔬菜种植、黄牛养殖等示范基地作为“田间课堂”,搭建起了“培训-实践-增收”的闭环。贵州蔬菜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财务总监李州银介绍,集团联合省内外科研院校组建了“专家+骨干+乡土人才”师资库,以“全产业链”推动“产学研用”一体化,未来将持续深化“贵品”品牌建设,让学员“产得好更卖得好”。

  贵州师范学院团队介绍“贵州省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管理系统App”。新华网 卢志佳 摄

  会上,贵州师范学院团队介绍了“贵州省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管理系统App”。这款App针对学员、执行机构、主管部门三类主体精准赋能,学员可线上报名、查询实训基地,退役军人等群体还设有专属通道;执行机构能便捷调度师资与场地;主管部门可实时核查培育进度,避免形式化开展。App还精准定位惠水百鸟河实训基地等本土场地,贴合贵州山地农业实训需求,切实打通培育服务“最后一公里”。

  此次政策解读会的召开,不仅让贵州高素质农民培育的“路线图”更加清晰,更凝聚了政府、企业、媒体与农民的多方合力。未来,随着一批批新农人的成长,贵州的山地间将绽放更多“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生动图景,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人才动能。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分享到:
更多精彩内容首页 > 要闻聚焦 > 民生频道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人员查验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5-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主办: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商务合作QQ:207656212

黔ICP备12003314号-2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