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频道 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聚焦 > 交通频道  
贵州福泉:提升超限治理水平 护航群众平安出行
贵州文化网 发表于:2025-09-12 15:30:34 来源:新华网 作者:周远钢 点击: 评论:0

  新华网贵阳9月12日电(周远钢)今年以来,贵州省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八支队二大队(以下简称八支队二大队)紧紧围绕“保安全、护畅通、促规范”核心目标,扎实推进车辆超限超载治理工作并取得成效,为营造安全、畅通、有序的道路交通环境提供了有力保障。

  “路面执法+源头管控” 超限治理见成效

  在贵州福泉市,辖区内磷化工产业发达,过境货车数量多、频次高。今年以来,福泉市政府牵头制定了相关工作方案,组织召开多次整治会议,约谈辖区内所有运输企业,压实属地管理责任。

  作为福泉市辖区高速公路、国省道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超限运输治理)工作的执法力量,八支队二大队以“固定+流动+专项+路政巡查”相结合的方式,织密路面管控网络。截至8月底,固定站点治超方面,龙昌超限检测站共检测车辆30.85万辆,查处超限车辆158辆,监督卸货540.57吨。流动治超方面,联合交警、交通部门开展行动132次,查处超限车辆155辆,其中“百吨王”16辆。高速公路入口治超方面,开展磅秤系统检查160余次、联合执法32次,行政处罚85起。大件运输监管方面,查处违法超限运输车辆39辆。

龙昌超限检测站。新华网发

  据了解,在强化路面执法的同时,八支队二大队全力推动治超工作向“源头预防”延伸,与福泉市交警、交通等部门开展源头企业联合检查16次,向行业主管部门抄送违法线索22次,形成从源头到路面的闭环管理。

  宣传引导与规范执法并重 形成多方共治格局

  八支队二大队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多举措面向从业人员开展精准普法,向社会公众进行广泛宣传,推动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共治格局,确保交通执法有“力度”更有“温度”。

  “以前总想多拉多赚,自从交通执法部门给我们普了法,看了警示教育片,我才真正意识到超载的危害。”福泉市一家磷化工企业的驾驶员孙某说,现在运输环境更加规范,自己对超限治理工作也有了新认识,“现在实行‘标吨运输’后,虽然单趟运费少了,但车辆损耗降低,维修费减少,跑车更安全,算下来其实更划算”。

  贵州省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八支队二大队执法人员在工作中。新华网发

  截至8月底,八支队二大队面向货运驾驶员发放《超限运输危害告知书》200余份;结合“路政宣传月”“安全生产月”等活动开展专题宣传6场。龙昌超限检测站的“超限教育警示室”累计教育297人次。“现在更注重教育,执法透明、服务贴心,我们更愿意配合。”驾驶员刘某说。

  “交通执法宣传很实在,比如发现高速护栏破损就打电话举报,遇到‘黑车’拉客直接拒绝并报警。”福泉市马场坪街道甘粑哨村村民黄某说,村里人以前觉得执法就是管闲事,现在大家都支持,“连娃娃们都知道‘不能上高速’,村里这两年再没发生过行人上高速被撞的事”。

  在执法规范化方面,八支队二大队构建“接诉即办、全程追溯”投诉处理机制。截至8月底受理超限相关投诉15件,办结率100%,群众满意度超90%。通过设立监督岗、开展“执法开放日”、全程使用执法记录仪等措施,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实现阳光透明执法。

  超限治理获点赞 推动形成长效治理机制

  治理车辆超限超载工作的持续开展,让福泉市道路环境更加安全、有序。

  “公司初期对于源头管理不够重视,担心车辆少拉货物会增加运输成本,导致公司市场竞争力下降。”福泉市一家磷化工企业物流中心负责人表示, 在政府部门牵头下,公司通过政企联动机制,系统性地解决了货运源头管理的重点难点问题。自实施“标吨运输”以来,公司安全环保水平大幅提升,厂区道路使用寿命延长,车辆维修成本降低,实现了安全与效益双赢。

龙昌超限检测站一角。新华网 周远钢 摄

  八支队二大队执法人员杨再杰介绍,针对福泉货车保有量大的特点,大队联合多部门在重点路段设立流动治超点,每日动态巡查不少于8小时,重点查处超限超载、非法改装、涉牌涉证等违法行为,“力争实现超限率控制在2%以下、重大交通事故同比下降30%,最终建立‘不敢超、不能超、不想超’的长效机制”。

  八支队二大队副大队长邱癸淞表示,大队通过严格执法、源头管控和宣传教育相结合,推动了超限治理从“单打独斗”走向“社会共治”,为群众出行筑牢了安全防线。下一步,将通过重点开展执法技能培训、深化联勤联动、严格执行超限认定标准等举措,推动超限治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分享到:
更多精彩内容首页 > 要闻聚焦 > 交通频道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人员查验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5-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主办: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商务合作QQ:207656212

黔ICP备12003314号-2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