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 您的位置:首页 > 魅力贵州 > 地域文化  
一城清水满目春——贵州六盘水践行“两山论”加强水环境治理见闻
贵州文化网 发表于:2024-02-01 15:24:28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作者:李曼 李佳 点击: 评论:0

  2023年,贵州省六盘水市一张水环境治理的“成绩单”令人瞩目——全市22个省控以上地表水断面水质均达到III类以上,水质优良率(III类及以上断面比例)100%,水质达标率100%;全市7个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4个地下水监测点位水质达标率100%;20个行政村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及1条纳入国家监管的农村黑臭水体整治任务顺利完成,13个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建设按计划推进……

  近年来,六盘水市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努力当好两江上游“生态卫士”,打造“水清河畅、岸绿景美、共治共享、人水和谐”的幸福河湖,极大提升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一城清水满目春——贵州<a href=http://www.gzculture.net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六盘水</a>践行“两山论”加强水环境治理见闻_fororder_<a href=http://www.gzculture.net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六盘水</a>1

  位于市中心的明湖国家湿地公园 摄影 杨展凌

  六盘水以实现“水清、岸绿、空气清新怡人、生态功能自然”为目标,制定了水城河综合治理“路线图”、污水提质增效“四步走”、海绵城市建设“三协同”、河道生态修复“两提升”等规划,通过实施引清入河、管网诊断及清淤、水城河流域凤池园及水城古镇景观河道水体净化,以及水城河样板段生态修复等项目,使这条绕城穿行的“母亲河”,达到了“长治久清”的治理目标,从昔日的“臭水沟”变成了今天的“生态河”。每年春天,水城河两岸樱花绽放,清澈的河水倒映着粉红的花瓣,人们赏美景、品春色、拍美照,这里成了“网红打卡地”。

  为加强水城河保护,推动水城河综合治理法治化,2017年6月1日,《六盘水市水城河保护条例》正式施行,从此,碧水保护不再是空口白牙,而是有法可依。2017年,六盘水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工作。市、县、乡、村建立了“四级”河长体系,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双总河长”,全市1678名河长上岗履职,对全市306条河流实现河长制管理全覆盖。

一城清水满目春——贵州<a href=http://www.gzculture.net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六盘水</a>践行“两山论”加强水环境治理见闻_fororder_<a href=http://www.gzculture.net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六盘水</a>2

  水城区野玉海花海摄影 杨展凌

  同时,六盘水实施“河长+厂长”推动地企共治共管,增强企业参与河长制和水环境防治工作的主动性,目前,落实企业河长365名。与此同时,六盘水持续推进水环境治理工作,以黑臭水体治理为抓手,启动“碧水保卫战”专项行动,2019年6月成功入围国家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经过2年的示范建设,六盘水实施重点建设项目17项,完成投资12.54亿元,基本消除建成区黑臭水体和污水管网“空白区”。

  在开展黑臭水体治理的同时,六盘水还积极开展海绵城市建设,系统修复河道生态系统,巩固黑臭水体治理效果。2022年,六盘水入围贵州省第二批海绵示范城市,进一步助力推进城市高质量发展,构建健康的城市水循环系统。

  在样板段生态修复项目中,六盘水融入海绵城市理念,改善提升河道生态和景观功能,以实现“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建设效果。在凤池苑、明湖湿地、卡达凯斯湖的治理中,全面贯彻落实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实现区域雨水的控制和利用。“十三五”以来,六盘水累计实施海绵城市建设项目55个。

一城清水满目春——贵州<a href=http://www.gzculture.net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六盘水</a>践行“两山论”加强水环境治理见闻_fororder_<a href=http://www.gzculture.net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六盘水</a>3

  位于盘州市的乌蒙大草原摄影 杨展凌

  同时,六盘水强力推进农村黑臭水体排查整治,出台《六盘水市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方案(2021—2025年)》明确目标任务,并围绕控源截污、内源控制、生态修复、补水活水等方面进行重点整治。目前,六盘水4条纳入国家监管的农村黑臭水体已全部完成整治,整治率达到100%。

  让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这悄然的变化,正是六盘水蹚出了一条崭新“水路”的真实写照,也见证了六盘水干部群众脚踏实地、真抓实干的奋斗足迹,一幅人水和谐的大美画卷正在凉都大地徐徐展开。(文 李曼 李佳)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分享到:
更多精彩内容首页 > 魅力贵州 > 地域文化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人员查验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主办: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商务合作QQ:40179119 电话:0851-83809958 手机15086320111(微信同号)

黔ICP备12003314号-2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