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动态 您的位置:首页 > 非遗文化 > 非遗动态  
非遗进校园 贵财青年探索“釉韵漆语”创新表达
贵州文化网 发表于:2025-07-29 22:12:55 来源:新华网 作者:周远钢 点击: 评论:0

  新华网贵阳7月29日电(周远钢)近日,在贵州省贵安新区举行的2025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上,由贵州财经大学主办的“釉韵漆语”师生作品展亮相,吸引众多参会代表观展。

参会代表了解漆艺手工艺品。新华网 周远钢 摄

  据介绍,贵州财经大学将非遗传承创新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该校艺术学院大漆艺术工作室自2022年创办以来,吸引了环境设计、汉语言文学、经济学等专业学生及泰国、越南、老挝等国留学生参与。在专业导师和民间工艺大师的指导下,学生们系统学习漆艺知识与技能,不断探索对传统工艺的创新表达,搭建起中国与东盟国家文化交流的桥梁。

  2025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上展示的漆艺作品。新华网 周远钢 摄

  作为该校非遗传承与美育实践的重要成果,“釉韵漆语”展览集中展示了学校师生创作的花瓶、茶杯、茶台、挂件、酒壶等作品。“今年是工作室第三次亮相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展出的作品有100多件,还新增了非遗掐丝珐琅作品。漆艺是传统制造工艺,贵州大方彝族漆器髹饰技艺更是国家级非遗。”大漆艺术工作室指导老师冯进介绍,通过带领学生制作漆艺作品,更好地在校园传承了非遗技艺。

  2025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上展示的漆艺作品。新华网 周远钢 摄

  贵州财经大学环境设计专业学生杨慧是一名侗族女孩,来自贵州铜仁市玉屏县,她在工作室学习漆器制作技艺,并以此为基础,融合少数民族文化元素进行创作。

  “我们先将传统纹样临摹记录下来,再进行艺术变形,最后用传统漆艺手法将处理后的纹样呈现于茶具之上。”杨慧介绍,一些茶具上的花纹灵感便源自贵州苗族服饰的纹样,这种融合传统工艺与民族文化再设计的方式,赋予了作品独特的古朴美感。

  杨慧说,自己将跟随老师深入学习技艺,在传承漆器制作技艺的同时,融入更多个人的创新思考,将宝贵的非遗更好地传承下去。

参会代表观展。新华网 周远钢 摄

  据了解,贵州财经大学将深化产教融合,通过搭建校企合作平台、举办创新创业活动等方式,激发青年学子的创作热情,推动非遗创造性转化。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分享到:
更多精彩内容首页 > 非遗文化 > 非遗动态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人员查验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5-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主办: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商务合作QQ:207656212

黔ICP备12003314号-2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