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文化网-贵阳频道 您的位置:首页 > 贵州文化网-贵阳频道  
56年前,原子弹爆炸的贵阳元素(上)
贵州文化网 发表于:2020-07-07 11:21:35 来源:学习强国 作者: 点击: 评论:0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半个世纪过去,关于这颗原子弹的各种内幕陆续解密。其中,制造原子弹的原料铀,就来自贵阳市开阳县。

  走进开阳县双流镇白马洞宝王宫,当年产自这里的铀,被送到罗布泊,成为震撼世界的核原料。揭开历史的帷幕,油然而生一股自豪感。

  白云苍狗,往事如风。

  当年亲历者的解密材料、亲口讲述,让昨日景象历历在目,为我们还原了56年前,在开阳勘探、采掘、冶炼铀矿的往事,从中品读到中国力量。

  九旬老人,经历核爆瞬间

  2020年初春,贵阳市鲤鱼村的一栋单元楼房,住着一位思维敏捷、精神矍铄的九旬老人,他叫陈树清。

  只要提起“1964年10月16日”这一天,陈树清可以一口气说出那天他在罗布泊的行程。虽然已经过去50多年,回忆起亲历原子弹爆炸的那一刻,他依然激动不已。

  讲述人:陈树清,94岁,贵州省人民政府退休干部,1964年在罗布泊720兵站担任作战参谋

  

  如今的陈树清

  保密:家信不超100字

  1964年10月16日一大早,我和部队的战士们,就被带到罗布泊的一个地下掩体,这里距离原子弹的爆炸地点有10公里左右,属于安全地带。这样的地下掩体有很多个,我所在的这个地下掩体,在地表5米以下,长方形,可以容纳20多个战士挤在一起。等待原子弹爆炸这一天,我们已经在罗布泊待了5年。

  1949年11月,我家住在贵阳火石坡(现延安东路与宝山北路交界处)。贵阳解放后,我报名参加解放军,当了一名汽车兵,把汽车从贵阳开到西藏。1959年6月,我突然接到通知,部队让我到洛阳学习。学习的内容全是保密规定,我也不知道为啥学习这些内容,反正听从指挥就行。两个月后,部队要从洛阳出发,让我们给家里写信。信的内容不能超过100个字,我按照规定,只写了简单的几个字:“一切都好,勿念。”之后,寄给在贵阳的父母。

  跟随部队,火车转汽车,也不知走了多久,我们到达一片荒漠,听驻守在这里部队战士说,这里叫罗布泊。此刻,我才知道,这里是我国试验原子弹的地方。尽管好奇心冲上大脑,严格的保密制度摆在那里:知者不说、不知者不问、办公室之间不能互相走动。我们各人履行各自的职责。我的职责就是给首长开好车,掌握好方向盘,确保首长的安全。我开了一辆解放牌大卡车改装的客车,有几次,张爱萍将军都在这辆车上开会。

  我们工作和居住的地方,代号叫720兵站,地上是帐篷,地下是掩体。掩体用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光是门就有1吨重,里面通水电,摆放有办公桌,还有一个扩音喇叭,保持和整个基地的联系。

  我们部队所在的这个生活点,叫马兰村。这个名字,是基地的司令员张蕴钰将军取的。1958年,西出阳关的张蕴钰率领人员在戈壁滩上寻找核试验的场地时,选中了罗布泊。他看见一条天然水沟边长满了马兰草,就取了这个富有诗意的名字。

  电影厂:遥控拍摄蘑菇云

  1964年10月16日下午3点,是原子弹爆炸的时间。

  起爆前,我们把用作试验的废旧飞机、坦克、高射炮、火车头等,运到距离起爆点较近的地方,用于检测原子弹爆炸时的能量。在基地多年的工作中,我知道原子弹爆炸的瞬间,温度有25000度,相当于太阳核心区的温度。原子弹爆炸时会产生冲击波、核辐射、光辐射,还好我们在地下掩体隐蔽,比较安全。原子弹爆炸后,指挥部确认了安全,在地下掩体的扩音喇叭中通知大家,可以走上地面了,我们闻讯后欢呼不已。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后,军人走出地下掩体庆贺

  原子弹爆炸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电影制片厂要拍摄纪录片。摄影师和部队多次商量,反复调试,把摄影机安在了距离爆炸中心10公里左右的地方,采用遥控的方式进行拍摄。原子弹爆炸时产生的蘑菇云,就是这样拍摄出来的。摄影师拍摄完毕后,第一时间乘坐张爱萍将军回京汇报的专机直飞北京,把电影胶卷冲洗出来。

  在地面,我看到,爆炸点附近,高达105米的铁塔,在爆炸造成的高温下都化成了铁水,火车头、坦克、飞机等被爆炸时的能量掀了个人仰马翻。

  后来,我听战友说起,在距离爆炸点中心大约10公里的前线指挥室,10分钟、9分钟、8分钟……倒计时的过程扣人心弦。然而,在距离正式爆炸还有90秒时,控制室发电机突然停了,负责无线电通信的战士望开德把交流电闸转接直流供电,保证了报时声音正常发出。由于报时准确无误,现场的指挥人员戴好护目镜,避免爆炸时的强光对眼睛造成伤害。

  1970年1月,我从部队转业,回到故乡贵阳,进入贵州省人民政府工作。

  铀矿:锁定开阳白马洞

  20世纪50年代的第二机械工业部三局二0六地质大队,是现在贵州省有色和核工业地质局七总队的前身。对于这个冗长的名字,至今,工作人员仍然喜欢它当年的简称:“核工业206”,或是直接喊它“206”。加上“核工业”三个字,是体现它为我国原子弹制造作出的贡献,颇带硬核、豪横的气质。

  1967年,19岁的王德知从长沙地质学校毕业,分配到“206”,来到贵阳工作。他的老师们说起当年地质队在贵阳寻找铀矿的经历,是王德知今生始终引以为豪的事情。

  距离贵阳千里之外的北京——北京地质研究院中国核地质标本陈列馆,静卧着一块灰黄相间的矿石。工作人员手持伽玛仪慢慢瞄向它,顿时发出“嘎嘎嘎”的声音。王德知说,这块矿石是铀矿石,1965年,因为它的标本采集,让中国制造原子弹有了原料。

  讲述人:王德知,72岁,贵州省有色和核工业地质局七总队退休职工

  开业之石

  1958至1962年期间,我国制定第二个五年国民经济发展计划,毛泽东提出:中国要有自己的原子弹。当时的历史背景:美、蒋可能要联手侵犯中国大陆,苏联撕下“老大哥”的面皮,在我国边境线上屯兵。

  中国拥有制造原子弹的原料吗?1943年已经有了答案。

  1943年5月,我国地质学家南延宗,在广西钟山县黄羌坪调查锡矿时,从一个已被开采的锡钨矿的废旧窿口上,看见很多鲜艳的黄色粉末状东西,出于职业敏感,他用刀刮了一些带走,交给另一名地质学家吴磊伯化验,想看看是否存在稀有元素。

  两人对这包神秘物质进行显微化学的微量分析,目睹它呈现完美的四面体结晶,这是铀元素的特征。二人怕有失误,又做照相感光实验,结果无误。后来,他俩跟随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到广西,再次到钟山县黄羌坪对该铀矿点进行复查,发现这里的铀矿物,沿着一条钨锡伟晶花岗岩脉中的断层面上生长,这是中国第一次发现铀矿。

  新中国成立后,1954年2月,我国成立普查委员会第二办公室,负责筹备铀矿地质勘查工作。8个月后在广西富钟县花山区铀矿进行调查。他们在黄羌坪发现中国第一块轴矿石。

  1955年1月15日,这块来自广西的、灰黄相间的石头被送进中南海,向中央领导展示,党和国家领导人作出了建立和发展中国原子能事业的战略决策。当年,我国组建了两支铀矿专业地质勘探队伍——中南309队和新疆519队,意在用地质科学研究和勘探技术手段解决核工业的原料来源问题。

  航测找铀

  铀是实现核裂变反应的主要元素,是制造原子弹的核心材料。有没有铀资源,是能不能自力更生发展核工业的重要物质前提。

  1955年11月,中南309队一分队贵州小队,在荷枪实弹警卫人员的保护下进入贵州,在贵州很多地方进行了地形侦察和地质勘查,为制造原子弹拉开序幕。

  这支勘查队伍,在后来的60多年里,历经多次改名,名气最为响亮的是“二0六地质大队”。

  寻找铀矿,采用航空放射性测量,以寻找放射性异常,实现概略找矿。不过,航空放射性测量找矿的速度虽然比地面快,但不是所有地方都适合飞行,而且一般在距地面150-200米的高度飞行接受的放射性信号最强,但如果地形突然变化,还是有风险的。通过航空放射性测量发现线索后,实地勘探还得依赖人。

  1958年,二0六地质大队通过飞机航测,在开阳县境内白马洞区域的上空,伽马仪发出“嘎嘎嘎”的声音,地质人员欣喜若狂,这个声音标志着:该片区域蕴藏有铀矿。后来,经过几个月的时间,地质人员脚踏实地,在白马洞片区实地勘查,得出结论:不仅有铀矿,而且品相极高。

  白马洞富含制造原子弹原材料的消息,经过层层上报,到达党中央。白马洞的铀矿,是西南第一个探明的铀矿床,也是我国早期发现并提交开采的大型铀矿床之一。

  1957年,二0六地质大队的队部,也从贵阳市搬迁到开阳县白马洞,以便作进一步的勘查工作。

  中华南路92号:“206”信箱

  1956年,贵阳市中华南路92号,是一个代号“206”的信箱。

  简单的数字代号,外人不解其意,其实,它的使命改写了中国历史。多年以后,公开资料对“206”解密:核工业部地质局二0六大队,只是“206”近10个名字中的一个,它的任务,是在贵州找铀矿。

  为何在贵州找铀矿?记者遍寻资料。2013年,中共贵阳市委党史研究室出版《创业——三线建设在贵阳》一书时,曾面向社会征集在贵阳的三线企业,其中,一位叫李有显的作者,就为在贵州寻找铀矿作了解密。

  讲述人:王毅力,《创业——三线建设在贵阳》一书的编辑

  铀矿藏身丹砂庙

  1958年,我国通过飞机航测,先后在贵州省的开阳和铜仁,以及新疆发现铀矿。选择在哪里开采铀矿?毛泽东、周恩来、宋任穷、罗瑞卿等领导人考虑,新疆发现铀矿的地方在伊犁,是在中苏边界,而当时中苏关系紧张,不适宜在伊犁开铀矿。贵州开阳属于我国大后方,其铀矿的范围在2000平方公里,开采铀矿安全。

  开阳开采、冶炼汞矿的历史,从唐朝时候开始,经过唐、宋、元、明各朝代的发展,到清朝初年,采冶规模达到中国最大,康熙时采冶范围包括今双流镇和金钟镇等地,面积达80平方公里,乾嘉时期采冶范围逐步扩大到现在的永温镇、禾丰乡北部、冯三镇南部一带,面积达200余平方公里。

  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1862年估算,开阳清代中期丹砂采冶核心区直径达26平方公里,水银年产量达400吨,超过同时期世界最大汞矿西班牙阿尔马登汞矿,居世界第一。而阿尔马登汞矿年产不过300吨左右。

  目前,开阳在明清年代修建的宝王宫,就是对“丹砂神——宝王”信奉的重要历史物证。

  

  明末中外商人在白马洞开采朱砂时集资修建的宝王宫

  地质人员经过勘测探明,铀,正是和汞、钼等40多种金属伴生在白马洞的矿床上。

  苏联专家撤走

  1公斤铀,相当于2700吨标准燃煤。开阳白马洞冶炼铀,肩负起重要使命,它的密级等级定为:绝密。

  开阳发现铀矿后,1959年,莫斯科设计院的院长和一批苏联专家曾来矿区考察,他们把考察结果向我国第二机械工业部和贵州省委的领导汇报,提出意见。在当年5月,根据战略需要,撤销新疆矿业公司,把重点转移到贵州开阳。

  此时,白马洞汞矿已经被命名为:贵州省七六一矿。不过,这是对内的名字,对外则称:贵州开阳化工厂。这里还有一条保密规定:拒绝任何媒体采访报道。

  1960年8月,来自苏联的300多名援华专家,全部从二机部撤走。设备供应全部停止,已经运到中国的资料,也被他们带走。苏联专家在撤离七六一矿时,对七六一矿用木桶、瓦罐、大缸冶炼铀的土方法,大为挖苦,说:“我们撤走,是对你们毁灭性的打击,你们将处于技术上的真空状态,等着卖破铜烂铁吧!20年,你们也休想搞出原子弹!”苏联专家的嘲笑、讽刺,比每天吃清水煮白菜更让人难受。

  

  国营七六一矿部

  七六一矿创建初期,这里延续了两千年的汞窑被推掉,白马洞的上千户人家被迁移到贵阳或开阳,离开他们世代生活的土地,所有的工棚、设施,哪怕是山神庙,都被二机部接管。大家都憋着一口气:不管是砸锅卖铁,还是绞尽脑汁,一定要把合格的铀冶炼出来,因为他们建立七六一矿的时候,这里曾有一个响亮的口号:国防尖端科学的原料基地。

  设施简陋困难重重

  七六一矿的第一任矿长,叫杨勋亭,他是公安部四局二处派来的干部。杨勋亭的几个副手,是第二野战军五兵团解放贵州后留下来建设贵州的军人。

  建矿初期,十分艰难,整个七六一矿只有8名大学生,几百个退伍军人,以及和几批先后从黔东南安顺毕节贵阳招收的工人,还有从中国科学院、中央组织部、全国地质、勘探、水文部门配备而来的一批科技管理人才,人数有1300人。

  建矿没多久,就遇上三年困难时期,国内除了遇上自然灾害,还要勒紧裤腰带给苏联还债,二机部的拨款缩减了,七六一矿的工人,每个月只有两元人民币的工资,但是,他们的脚上穿着草鞋,在苏联专家们设计剥离开采法的工场上,炸石挑土。

  生活条件也极为艰苦,1000多名技术人员、工人,住在民房、旧山神庙,以及地质队留下的破茅屋和几十间油毛毡房里。全部的矿山设备,只有几台土打眼机、土车床、土水碾、凿岩机、两台柴油机、一台压风机、一台锻钎棚。其余就是扁担、撮箕、荒钩、手锤和钢钎。

  核心生产车间——冶炼铀235的水冶厂,由5个工人和1个大木桶3个瓦缸发展起来。这些坛坛罐罐、木桶、木池,根本不能增加矿溶量。铀235,是指铀元素里中子数为143的放射性同位素,是自然界至今唯一能够发生可控裂变的同位素,主要用作核反应中的核燃料,也是制造核武器的主要原料之一。

  矿上的工人们经常看到,矿长杨勋亭和工人们在商量:怎样解决溶矿设备。工人们不明白矿溶设备、耐酸浸出池是什么东西,不过,按照他们学习过的保密条例,工人是只准干,不该问的不准乱问。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分享到:
更多精彩内容首页 > 贵州文化网-贵阳频道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人员查验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主办: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商务合作QQ:40179119 电话:0851-83809958 手机15086320111(微信同号)

黔ICP备12003314号-2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