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日,无人驾驶小巴行驶在“红飘带”馆前广场。新华网 卢志佳 摄
新华网贵阳5月1日电(卢志佳)5月1日,走进贵州长征文化数字艺术馆(红飘带),只见一辆科技感十足的无人驾驶小巴行驶在馆前广场,带领游客以独特视角游览“红飘带”。“五一”假期,“红飘带”在原有红色文化演艺的基础上,举办了一系列科技、文化与娱乐融合的精彩活动,为公众打造了更具互动性、多样性的文旅消费场景。
5月1日,无人驾驶小巴行驶在“红飘带”馆前广场。新华网 卢志佳 摄
5月1日,无人驾驶小巴行驶在“红飘带”馆前广场。新华网 卢志佳 摄
被誉为“打开多彩贵州之旅的第一站”的“红飘带”是以长征为主题的全域行浸式数字体验馆。这是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重点项目,也是贵州重点建设区的标志性、引领性工程。“红飘带”由全域行浸数字演艺《红飘带·伟大远征》以及电影级巨型LED球幕视效《红飘带·多彩飞越》两大部分组成。
5月1日,演员在“红飘带”馆前广场进行民族文化巡游。新华网发
为进一步丰富“红飘带”的互动体验场景,本次活动以“辉映红飘带劳动致青春”为题,融合科技元素、红色文化与民族风情,精心设计了多个亮点活动。5月1日至5月3日,将有无人驾驶汽车体验、现场民族巡游等精彩活动。5月1日至5日,设置了科技未来线、历史解密线、热血挑战线、文艺情怀线、味觉穿越线五大主线任务,内含声音邮局、画像解谜、飞运乒乓球、诗歌擂台等环节,并邀请现场观众参与互动。
“原有的演艺活动有一定的承载限制,这些活动的开展,将全方位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进一步增加‘红飘带’项目的旅客承载量与市场吸引力。”“红飘带”运营方贵州文旅科技有限公司市场部负责人申爱丽介绍,“红飘带”自2023年10月22日启动试运营至目前,合计演出超12000场,接待省内外入园游客近130万人次。“从前期的预售情况来看,今年‘五一’客流量相比去年同期会有一个不小的增幅,预计日均客流量能达到1万人次。今天,我们从日常的4场次演出增加到了7场次,尽可能地满足广大游客的需求。”
5月1日,游客进入“红飘带”观看“伟大远征”演艺。新华网 卢志佳 摄
贵阳市民潘琴已经第三次来“红飘带”了,今天第一次陪着儿子来看演艺,没想到比前两次有了更丰富的互动项目可以体验。
在潘琴看来,“红飘带”是值得贵州人骄傲的文化旅游名片。“‘红飘带’这种数字化、艺术化、沉浸式展示的方式,生动展现了红色文化的魅力,也彰显了贵州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我觉得很自豪。”
5月1日,小游客参加“画像解谜“游戏。新华网 卢志佳 摄
5月1日,游客参加“飞运乒乓球“挑战。新华网 卢志佳 摄
5月1日,游客参加“红飘带“拓印体验。新华网 卢志佳 摄
5月1日,参加“谁是投篮王”挑战。新华网 卢志佳 摄
5月1日,游客参加“诗歌擂台“挑战。新华网 卢志佳 摄
5月1日,游客乘坐无人驾驶小巴游览“红飘带”。新华网 卢志佳 摄
5月1日,游客在“红飘带”内的咖啡馆消费。新华网 卢志佳 摄
5月1日,游客在“五四运动长廊“打卡。新华网 卢志佳 摄
5月1日,游客在”红飘带“内参加各类互动游戏体验。新华网 卢志佳 摄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