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商文化 您的位置:首页 > 魅力贵州 > 黔商文化  
山间农特产直通大湾区
贵州文化网 发表于:2025-09-12 14:44:52 来源:贵州日报 作者:鲁媛 点击: 评论:0

金秋时节,六盘水市水城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内,猕猴桃的清甜漫过田垄,丰收的笑意写满农户脸庞。

果农张军蹲在软布铺就的泡沫箱前,小心翼翼地将猕猴桃码放整齐。“现在摘果有‘硬标准’,糖度不达标绝不下树,这都是广东专家的再三嘱咐!”阳光下,果子表皮的绒毛泛着光泽,再过48小时,它们就将跨越1200公里,出现在粤港澳大湾区居民的家中。

2021年,广东省中山市与贵州省六盘水市正式建立结对帮扶协作。两地统筹生态、科技、产业优势,在群山环抱间建起一座集“生态保护、科技创新、产业融合”于一体的水城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这场山间与湾区的精准对接始于技术赋能,自此科技的种子便在这片土地上发了芽。

如今,产业园的工作人员只需点开手机,授权连接气象监测站,空气温湿度、雨量等数据便实时呈现。

“以前浇水施肥全凭老经验,现在每一步都有‘说明书’!”米箩镇猕猴桃种植大户罗光祥的感慨里,藏着传统农耕向智慧农业的转变。中山市农业专家团队带来的标准体系,不仅让凉都猕猴桃成为贵州省首个通过国家标准委备案的市级地方标准产品,更推动其成为大湾区商超的爆款。

丰收的甜,顺着山海间的纽带,也传到了佛山市民的心间。

千里之外的佛山,一壶香气四溢的雷山银球茶,伴着市民开启新的一天。渠道对接的深度拓展,让贵州生态农产品站稳了湾区市场。

一个个茶区转型升级,一个个景区联袂而至;消费协作赋能产品摆上“贵粤荟”货架,入驻“广东农产品保供稳价安心数字平台”,贵州“土特产”逐渐成为大湾区市民的健康新选。

2021年以来,广东帮助采购或销售贵州农特产品953.91亿元,累计认定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531个、“圳品”73个……贵州农特产端上了大湾区市民的餐桌。

夕阳下,满载猕猴桃的物流车从六盘水出发,向着湾区方向一路前行。(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鲁媛)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分享到:
更多精彩内容首页 > 魅力贵州 > 黔商文化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人员查验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5-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主办: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商务合作QQ:207656212

黔ICP备12003314号-2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