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三农 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聚焦 > 智慧三农  
贵州黎平长春村:“空中快递”飞稻田 稻谷归仓效率翻
贵州文化网 发表于:2025-09-11 23:23:02 来源:贵州文化网 作者:石庆桃 姚进忠 点击: 评论:0

  金秋时节,黔东南大地稻谷飘香,丰收的喜悦弥漫在田野间。在贵州省黎平县长春村的稻田上空,一架架无人机正灵活穿梭,将刚收割的稻谷快速运往指定地点——这一被村民们亲切称为“空中快递”的运输方式,正为传统秋收注入现代科技活力,破解山区粮食运输难题。

  长春村地处低中山丘陵与河谷盆地交错地带,农田多零散分布在坡地或狭窄田埂边缘。往年秋收,若遇雨水天气,湿滑道路让三轮车难以进田,农户只能靠人力背运,一趟往返需十多分钟,两三个人搬完一亩地得折腾大半天。今年,无人机的加入彻底改变了这一局面。

  田埂边,联合收割机忙着收割金黄稻谷,农户们迅速将袋装稻谷固定在无人机运输架上。随着指令发出,无人机腾空而起,沿着预设航线穿梭于河道与陡坡之间,几十秒便可完成一袋稻谷的运送任务。“以前请不到帮工,搬粮累得直不起腰,现在有了‘空中快递’,省心又省力!”村民李大爷的感慨道出了大伙的心声。

  效率提升的同时,成本也大幅降低。长春村村委会主任算了一笔账:无人机吊运每袋稻谷收费7元,一亩地20袋仅需140元,30分钟内就能运完;若靠人工,不仅要支付工钱,还得管饭,成本更高、耗时更长。在正常作业条件下,单台无人机每天可运输3000至4000斤稻谷,能减少30%到50%的运输成本,还将稻谷收割后的运输时间压缩60%以上。

  如今,在黎平县中潮镇,2.53万亩水稻正迎来丰收,预计全年粮食产量达1.1891万吨。无人机的应用,不仅缓解了农忙人手紧张的困境,还为后续翻耕种植赢得充足时间,实现了效率与品质双提升。

  近年来,黎平县持续推进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落地,加快推广新型智能农机具,让更多“科技范儿”新农具走进田间地头。从种植到运输,科技正贯穿农业生产全过程,为粮食稳产增收、农民丰产丰收提供坚实支撑。

  (石庆桃 姚进忠)

  统筹:刘禹涵

  责编:王琪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分享到:
更多精彩内容首页 > 要闻聚焦 > 智慧三农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人员查验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5-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主办: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商务合作QQ:207656212

黔ICP备12003314号-2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