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贵州新闻8月28日电 (黄庆松)近日,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区米箩镇红心猕猴桃基地里,近4万亩的红心猕猴桃陆续成熟,漫山藤架上挂满了饱满多汁的猕猴桃,趁天气晴好,园区果农和工人们也忙着采收猕猴桃,运至省内外进行销售,果园里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种植基地。
走进种植基地,步行在田间小路上,随处可见猕猴桃树上一颗颗套着原木色保护袋的猕猴桃沉甸甸地缀满枝头。果农们穿梭林间,手法娴熟地采摘成熟鲜果,不一会儿背篓就已装满。
“我家种了8亩猕猴桃,2025年果子的个头更大产量也更多,一直等到最近糖分足了才开始摘,目前已经通过客户订购卖了近4吨,预计今年收入达6万元左右。”种植户叶茂飞说。
贵州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孕育出众多优质农产品,“猕开颜笑”猕猴桃便是其中的佼佼者。贵州凯华农业在米箩镇这片土地上扎根多年,始终坚守“助农增收、赋能乡村”的初心。
在收购点上,采摘的猕猴桃运到后,工人们有序地将猕猴桃取袋称重,并引进了智能化分拣设备,根据猕猴桃的重量进行精准分类,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工人们有序地将猕猴桃分级包装、搬运上车,把新鲜采摘的猕猴桃拉往实体店和邮寄售卖,精细化管理不仅提升了猕猴桃的市场竞争力,也体现了基地对品质的严格把控。

图为直播带货。
此外,网红达人基地现场抖音直播代销红心猕猴桃。这种“线上直播+线下体验”的销售模式,不仅拓宽了猕猴桃的销售渠道,也极大地提升了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助力乡村振兴。
“我们基地种植1100亩,今年产量预计在450吨左右,从现在开始采摘上市,猕猴桃的销售以克重区分,价格自低到高划了3个销售档次,最大限度保障果农的利益,我们每天组织20余名务工人员对基地的猕猴桃进行采摘可持续到10月初。”贵州凯华营上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涛说。
近年来,作为全区标准化、精细化发展猕猴桃种植的乡镇,米箩镇立足当地地理环境和资源优势,把培育壮大猕猴桃产业作为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持续探索强基地、联农户、活机制的发展路子,定期组织技术培训与指导,不断提升果园管护技术水平,深化拓展产业链条。

图为村民在采摘猕猴桃。
同时,米箩镇还通过企业带动,采取土地、资金、资产、技术入股和“土地流转+固定分红”的方式,打造企业、农户、村集体利益共同体,促进了多方合作共赢。
“如今,红心猕猴桃不仅成为‘黔货出山’的珍品,畅销国内外,用猕猴桃进行精深加工的果酒、饮料、果脯、果酱等也深受市场欢迎。”米箩镇党委书记邵金刚介绍,米箩镇正大力推进猕猴桃特色果园建设与旅游深度融合,着力打造特色猕猴桃产业品牌,增强产业造血功能,助力乡村振兴。
目前,水城区红心猕猴桃产业规模已达11.2万亩,涉及米箩、猴场、蟠龙等17个乡镇,覆盖农户3.73万户14.22万人,小小的果实已成为带动乡村发展实现群众富裕的“摇钱树”。
下一步,水城区将继续依托猕猴桃这一特色产业优势,加强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力度,不断提升猕猴桃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同时,积极探索猕猴桃深加工领域的发展潜力,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为民众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经济收益,为乡村振兴积蓄动能。(完)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