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歌舞 您的位置:首页 > 曲艺书画 > 戏剧歌舞  
黔东傩戏傩文化发掘、保护与开发
贵州文化网 发表于:2016-08-15 11:07:29 来源: 作者: 点击: 评论:0

  

傩、傩戏、傩戏
 
  “傩”是古代逐鬼驱疫的宗教仪式。傩在中国是一种原始文化现象,滥觞于史前,盛行于商周,它以顽强的生命力和凝聚力,流传了几千年。
  据《札记》记载,每年十二月,周代要举行“大腊”和“大傩”的仪式。“大腊”迎祭的是与农业有关的神灵,其意在于感谢一年来神灵的保佑,祈求来年的丰收。“大傩”则由神兽式装扮的“方相氏”巫师驱鬼逐疫,其意在于去掉寒气,消除灾难。这两种宗教仪式都是全国性的,上白天子,下及庶民,全都参与。腊祭之时,饮酒欢娱,举国若狂;傩仪之时,击鼓呼噪,惊天动地。
  自汉代开始,关于傩的记载逐渐增多,并且比较详细具体。汉代不但规定了宫傩实施的次数、时间,同时亦扩展了傩仪的规模,并明确了参与傩仪子弟的身份、人数、年龄,以及方相氏、十二神兽和童子服饰。这一时期的傩仪将歌词(咒语)、音乐和舞蹈结合起来,有明显的走向歌舞戏的倾向。
  “大傩”驱疫仪式,南北朝时在体制上虽仍循汉代,但声势更为壮观,仪式更趋复杂。这时,皇帝与王公大臣参加傩礼的“预观”,他们从傩祭的实际参与者变成傩仪观赏者。
  魏高宗和平三年(公元220年)举行大傩时,将军队编成南北两军,相对布成阵势演习,南败北捷,以示军威国力,淡化了傩仪驱疫的意义。这可能是后世军傩的滥觞。
  北齐兰陵王勇武而貌美,上阵时常以鬼怪面具自覆惊吓敌手。《兰陵王入阵曲》,唐人叫做(大面》或代面,是幻面与娱乐节目的先声。
  晋宗懔的《荆楚岁时记》载:“十二月八日,当腊月,谚言:腊鼓呜,春草生,村人并击细腰鼓戴胡头,及作金刚力士以逐疫。”“胡头”为“戏头”,乃方相氏之变形。“金刚力士”为佛象神祗,佛教进入傩坛。民间傩更具民俗化、世俗化的特点。
  原始巫术的郑重甚至狰狞,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淡化、变异,欢乐嬉娱渗入宫庭傩中。唐宋之际,傩仪向着娱神又娱人的傩戏雏型过渡,并在民间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唐代宫庭傩仪中的方相氏增至四人,五百十二至十六岁的童子,全身穿红色衣裤,戴面具。另有执事十二人,取代十二兽驱疫,他们身穿绣有图案的白色衣服,头发染成红色,手里拿着用麻线编成的有几尺长的鞭子,驱逐疫鬼时,挥舞麻鞭,发出吓人的劈劈啪啪声,以助驱鬼声势。同时还要配上人数众多的“乐工”和“唱师”,戴面具。方相氏穿着黑衣、红裤、蒙熊皮,戴黄金四目面具,一手执戈,一手执盾,带着众巫师,边舞边“傩傩”呼吼,口念咒语。童子唱和;其他的人在旁鼓噪跳跃,方相氏带着十二执事,挥舞麻鞭,追逐着搜寻宫里的每个角落,把疫鬼赶出宫门直奔城外,象征着所有的疫鬼都已经被赶走。
  傩仪到了宋代有了很大变化,方相氏、十二神兽等名称已很少见,外形也更为世俗化,(东汉、唐宋)道、释、儒教等渗入、演变为具有多元宗教意识的复合体,主要依附于道教,但并非道教,称之为巫傩文化或巫傩教比较妥贴。
  傩戏是在傩祭仪式活动中逐渐衍变出来的戏剧样式。傩戏的功能具有双重性,宗教的实用性功能和审美的娱乐功能。宗教功能的逐渐淡化、审美功能的不断强化,包括娱乐成分的不断加强是整个傩文化的发展,也是傩戏发展的客观历史规律。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信仰的国家,是世界古文明发祥地之一,有着光辉灿烂的传统文化,傩文化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经过各地区,各民族的创造,由傩仪发展起来的傩文化,已经形成一个庞大的文化丛系和各具地方特色的、多民族的傩文化圈。
  中国傩文化的丛系,包括傩的观念、傩的文化根基、傩舞、傩仪、傩戏、傩神、傩面、傩坛(堂)、傩器、傩画以及有关的驱鬼活动、祭祀酬神活动和求子、度关、医疗、娱乐、建房、超度法事等活动。
  由于傩文化的存在和长期传承,使傩文化区(圈)的其他文化如口头文艺、神话、歌谣、传说、语言文字、绘画、雕刻、彩画、音乐以及衣食住行,均受到不同影响与制约,从而呈现出某些不同的色彩。如此庞大的文化丛系给人们带来精神影响,共广阔更难以估计。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少数民族主要有苗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彝族,仡佬族、水族等,人口为一千一百多万,占全省总人口的三分之一,遍布全省各地。贵州各民族傩戏、傩文化,被学术界、艺术界誉为“中国原始文化的活化石”、“中国古文化的活化石”、“中国戏剧文化的活化石”,并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多学科的学术和审美价值,为中外学者所重视。
  古代的贵州是“蛮夷之地”居住着众多的少数民族。由于地理位置、建制沿革、民族习俗等诸多因素,深爱荆楚、巴蜀文化的影响。在历史上楚国的中心地带及中原地区,是华夏文化圈的中心与作坊,但是由于历史上屡遭军事和政治、文化制度的冲刷,许多古老的华夏文化和楚文化的因子,被卷到了华夏文化巨潮边缘地带被永久遗存下来。其中,我国西南地区就是保留古老华夏文化因子最多的一个大“文化袋”。贵州在历史上较少受到各种外来干扰,又有巨岭恶瘴作自然壁垒,加之地处荆楚、巴蜀文化交汇地带,使之成为古老华夏文化的天然储存地,多种地域文化的沉积带,给我们留下很多古老文化的活形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贵州傩文化。
  贵州傩戏,具有不同类型、层次和形态,是中国傩戏文化最具有研究价值和学术价值的重要地区,中国傩戏类型,有多种不同的分类,将中国傩分为宫廷傩、民间傩(乡人傩)、军傩、寺院傩四大类,为多数学者所认同。在四类傩中,除宫廷傩随着封建朝的消失,已成历史陈迹外,其他三类傩在西南诸省区;都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流传至今。民间傩在贵州覆盖面最广,遍及边远农村及少数民族地区:军傩在贵州还常有演出。贵州傩戏保持着传统的巫风民俗。宗教是傩戏的母体,傩戏是它的产儿而联系母体与产儿的则是民俗活动。傩祭活动目前已集中为愿主还愿、禳灾纳吉的形态,法师在村民中有较高的威信,治病、求子、保寿、建房、小孩过关都要请法师“冲傩”。法师是宗教职业者,又是傩戏的导演和演员,这种双重身份,推动着傩戏的传承和发展。
 
 
 
黔东傩戏傩文化群
 
  黔东傩戏群地域,主要是指贵州省铜仁地区。铜仁地区是贵州出海的东大门,辖8县1市1特区,总人口390万,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68.4%。铜仁地区少数民族娶居夷区,在古代是“蛮夷之地”。春秋时属楚,战国时并入秦国。秦时大部份地区属黔中郡,小部份地区属象郡夜郎县。汉时一部份属开陵郡,一部份属巴郡。黔东各族人民,在千百年来的历史长河中,孕育和形成了独具特色、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其中,以德江傩堂戏为代表的黔东傩攻群;以思南花灯戏为代表的黔东花灯戏和石阡木偶戏,被批准为第一批国家级非无质文化遗产名录。
  黔东由于地理位置、建制沿革、民族习俗等诸因素,深受巴蜀、荆楚文化的影响,傩文化的传人贵州,当与巴、楚文化有渊源关系。《汉书’地理志》说:“楚人信巫鬼、重淫祀。”地方志里也有记载:“人多好巫而信鬼,贤豪也所不免,颇有楚风。”(《松桃厅志》)《铜仁府志》里也说:“巫党椎锣击鼓,以红巾裹首,戴观音七佛冠登坛歌舞,右手执有柄铁环曰师刀,上有数小环,摇之,声铮铮然。左手执牛角,或吹或歌或舞,抑扬拜跪,电旋风转。”
  湖南自古巫觋之风繁盛,三千多年前的《楚辞•九歌》就有“巫觋作乐”的描写,七百年前《上元张灯记》中已有巫师“傩戏”的记载。盛行于湘西和湘西北的沅水、澧水流域,并流入贵州和湖北恩施等地的湖南师道戏,汉、苗、土家、侗、瑶等民族都有其演出活动。湘西和贵州称“地戏”、“傩堂戏”、“神戏”、“狮子戏”,湘南称“师道戏”、“师公脸壳戏”,沅水、澧水流域称“傩愿戏”、“姜女儿戏”。
  据有关史料考察,四川巫风和巫觋活动,可以追溯至东汉。而庆坛的出现,约于北宋年间。到了南宋,在古代巴国辖地的涪州(现涪陵地区,原系氐羌居住区),出现了“神头鬼面”的“川杂剧”。宋大觉禅师(1213—1278)有诗为证:“戏出一棚川杂剧,神头鬼面几多般。夜深灯火阑珊甚,应是无人笑倚栏。”“神头鬼面”正是傩戏演出的主要特征。
  贵州黔东民族地区,是我国现存的一个很有特色的民族民间傩文化圈。在这个文化圈里,主要有土家傩、苗傩、侗傩、仡佬傩和汉傩。它们以其保存形态的完整、覆盖面的辽阔、类型的繁多,而引起中外学术界、艺术界的关注,是研究中国古代傩文化的一个重要基地。
  黔东傩戏覆盖面遍及各地。据德江县不完全的调查有傩坛61坛,演出人员322人。印江全县有土老师222人。据思南县文化局介绍,全县有傩坛近百个,文家店区六井乡现在能从事土老师(巫师)活动的就有20多人。黔东北地区的傩戏,不仅演出人员多,而且千姿百态,名目繁多,有不同的层次。就戏名而言,德江叫“傩堂戏”、思南叫“傩坛戏”沿河叫“傩愿戏”;苗族地区的傩,苗语叫“确奴”,汉语称为“还愿戏”;北部侗族地区的傩戏叫“嘎傩戏”(“冬冬推”,面具戏)。就演出的风格、层次而言,德扛、思南、印江、沿河等县的傩戏,古朴、粗犷,保存着傩戏较多的原始面貌;而铜仁、江口、松桃等地的农村,由于贤豪富商都有“还愿”的习俗,加上经济发展比德江等地为快,交通方便,可以连接沟通四川、湖南。因此,这些地区的傩戏发展较快,1950年以前就开始出现了以傩坛声腔演出戏曲剧目的势头,傩坛法事也逐渐简化以至消失:1950年以后并有演出“傩堂戏剧”的剧团出现,有的剧团每年能演出200场左右。从铜仁傩堂戏演出的剧目,可见到“傩堂戏剧”的发展轨迹。剧目有《槐荫祀》、《闹东京》、《刘海戏蝉》、《铁弓缘》、《战洪州》、《醉打金枝》、《宝莲灯》、《四郎探母》等。这些剧目保持了傩声腔的特点,已不戴面具演出,戏装已和戏曲差不多了,但在某些边远地区仍保持神戏与法事。
  流传在德江县土家族地区的傩堂戏,演出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即开坛、开洞、闭坛。开坛和闭坛为酬神、送神,表示对祖先、神灵、先师的祈求和忠诚。开坛时要设置“香案”,挂上“三清图”和“司坛图”。演出时,演员要净手、焚化纸钱、燃放爆竹,跪在坛前叩首礼拜,用手蘸着米酒,轻弹于地,嘴里念着历代神灵、师祖的名字、咒词,望其保佑、宽恕在演出中的失误。然后三叩首,爆竹齐鸣之后,轮流喝下剩下的“敬师酒”,才开始演出。演出结束,也要举行类似的仪式。
  傩戏依附的傩祭活动,目前已集中到为愿主“还愿”、禳灾纳吉的形态。“还愿”是针对“许愿”而言的。某家有事,祈祷神灵护佑,或“叩以戏文届时搬演”(《松桃厅志》),这就是“还愿”。“还愿”是热烈、隆重的祭祀民俗、傩戏就在“还愿”仪式中表演。思南傩仪有“四大坛”“八小坛”。
  傩戏演出时要戴上面具,面具也叫“脸壳”或“脸子”。面具在傩戏里具有特殊的位置,是这个剧种最突出的艺术特色。面具是傩戏演出中代表角色身份的一种夸张面部形貌的化妆手段,也是衡量土老师在宗教活动中地位高低的标志。面具多,能演出的剧目就多,请的人家就多,“司坛”的威望就高。每个面具都有固定的名称,由于傩戏是口耳相授、传承“流派”不同,因而同一面具就出现不同名称的现象。演出使用面具的数目,德江有“全堂戏二十四面,半堂戏十二面”的说法。
  贵州黔东地区是我国傩戏面具资源最丰富多彩的地区,估计面具总数上千面,这些面具大都保存在边远农村的巫师手中,其中有一部分传承了好几百年,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仅德江县民族宗教事务局收藏和发现的面具就有二三百面之多。思南、沿河、印江、铜仁、江口、松桃、石阡、玉屏、万山等县有关部门也收藏和发现不少傩戏面具,这是一批珍贵的文化遗产。
  傩戏在表演艺术上的一大特色,就是它的综合性。傩戏是在民间通过宗教形式发展起来的一种独特的戏剧样式,巫师为了充实宗教活动内容,吸引更多的人来参加,充分利用为当地群众所喜闻乐见的其他文艺形式为其服务。因此,黔东北地区的傩戏里,就插进了花灯、山歌民谣、薅萆锣鼓歌、摆手舞、快板、金钱竿、说相声、讲绕口令、吟诗作对,甚至还有杂技、魔术等,使之成为具有综合性、娱乐性的一种表演艺术。
  花灯是一种包括歌舞、戏剧、说唱等的综合性表演艺术,在贵州农村拥有众多的观众,覆盖面普及全省农村。黔东北花灯盛行由来已久。《石阡府志》便有“上元张灯,立火树,办龙虾狮吼各故事以行乐”。《思南续府志》也记述了“上元龙灯、神会、社会及各庙齐醮”。《铜仁府志》也有较为具体的记载:“上元节用姣童作时世装束,双双踏歌。”《沿河县志》载:“正月初九,俗传天帝诞辰,土民夙为设茶果香烛致拜。自此以后,花灯、龙灯喧闹高唱,一县若狂。”《玉屏县志》载:“自初十起至十六日,龙马各灯络绎于世。”从上述志书记载看,清代花灯在黔东北已形成颇有影响的传统习俗。
  正式出灯前,一般都要举行宗教祭仪,请巫师到灯堂“亮光”,降神归位,以祈求出灯吉利。演唱完毕,要进行“收灯”、“放路烛”、“烧灯”等仪式。这样做就会五谷丰登、人畜兴旺、家家清吉、户户平安。花灯的歌舞节目,词曲结合,一曲花调(灯词),实际上就是一个节目,唱词以分段体分节歌最为常见。舞蹈明显受到民族民间舞蹈的影响,如土家族的“摆手舞”、傩舞等。此后,花灯增加了戏曲因素,进而发展为一种地方戏曲剧种。
  花灯戏与傩戏,在内容与形式上相互吸收、交流,形成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例如:傩戏《搬先锋》中的旦角的舞蹈动作与表演程式,就与花灯相似,多走“之”字形,兰花手,手持彩扇。出台系列,如整妆几乎与“转转灯”旦角出台程式相同。“开山”、“报府”、“秦童”舞蹈动作,也与花灯戏丑角相近,全是矮妆。左手常以“剑指”手势,曲肘举臂齐眉,右手拿扫帚、猪尿泡、斧头等小道具,整个形体动作组合也是扭曲盘旋。花灯调在傩戏里也是常用曲调,剧目也有相当部分相同。黔东北的花灯班,多能演出傩戏,如印江花园任发宾灯班、曾家坳曾焕章灯班;思南大河坝董明高灯班;德江县龙塘高尚琨灯班,都是能唱傩戏、灯夹戏(花灯戏)和辰河戏的,知名度比较高的灯班。
  有的学者认为,中国木偶艺术起源于傩仪式中的“方相氏”这一看法虽尚需实物和史料印证,但从木偶表演主要功能是消灾纳吉,以及木偶艺术造型的演变看,与由人戴面具的傩仪有渊源关系。普遍认为“源于汉,兴于唐”。
  黔东石阡木偶戏至今保留着木偶艺术的原生形态,为我们提供了木偶艺术原始雏型,具有很高的学术和审美价值,因此被批准为首批国家级非无质文化遗产。石阡木偶戏渠远流长,早在明弘治年间就已传入,到了清代已风靡城乡,境内职业木偶戏班也应运而生,活跃在周边省、县,当时就被誉为“木偶戏之乡”。
  石阡木偶戏有浓郁的民俗特色,经历了一个由祭祀到喜庆娱乐的演变过程,反映了农耕文化“驱逐瘟疫、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民俗心理。石阡木偶戏属于杖头木偶,由木偶头、身、手杖三部份组成,原始古朴。木偶色彩夸张、奔放、红黑分明,对比强烈,给人一种神秘、震憾的感觉。石阡有不少知名度高的班子,有木偶戏艺术的共性,但各班子又具有不同的个性和特色,竟放异彩,使贵州石阡木偶戏艺术在全国众多木偶戏中独树一帜。
  巫术,在民族学、文化人类学、民俗学等学科研究中,一般将它作为原始宗教的一种形式来看待。巫术是一种十分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原始人从自己的经验中,创造了多种多样的巫术形式,如祈求,比拟巫术;接触、驱赶巫术;诅咒、灵符巫术;占卜禁忌巫术等。后期的巫师或道士,更不断使其具体化、神秘化。傩戏由于它与原始宗教和巫、道教的渊源关系,演出中,上述巫术活动的遗存,都有不同程度的再现。
  沿河土家族为了消灾灭祸,祈嗣延年,以“冲傩”还愿的形式,由土老师(巫师)向傩神祈祷,跳一坛“开红山”。土老师用利刃在自己的前额上开个血口,流几滴血在钱纸上,以祀傩神,并根据纸上血痕以断吉凶。“开红山”时,土老师口令咒词:“以我之血,祭尔之祖。”
  傩戏巫术活动中有的表演是十分惊心动魄的。“踩刀”是在小孩还“过关愿”仪式中进行的,分“踩天刀”与“踩地刀”两种。“踩天刀”由巫师手执牛角。口念咒语,背着过关童子,赤脚爬上由12把柴刀(也有24把、34把的)组成的刀竿之上。刀锋锐利、迎刃而上。“踩地刀”是把装在刀竿上的利刀,平放于地,刀刃朝上,巫师赤脚牵引过关童子从刀上走过。踩刀祭在思南、德江、印江、江口等地,均能见到。在黔东傩祭中,现在这种巫术还比较普遍。
  松桃苗族民间绝技活是从苗族传统的巫傩文化剥离出来的艺术门类。主要包括上刀山(上刀梯、过刀桥、斜走大刀、踩刀尖等),下火海(踩铧口、舌舔红铁、口吞火子、嘴咬红铧等)、捞油锅、针穿喉咙、口吞竹筷、钢针穿乳、高空绝技等18种惊、奇、险绝活以及仙人合竹,称杆提米、牛角巴壁、竹杆立蛋、死鸡复活等16种神秘巫技。目前,松桃尚有16支民间绝技绝活队伍常年在全国各风景名胜区和各大中城市签约演出,并出访过美国、法国、韩国、新加坡、南非、港台等20余个国家和地区,反映强烈。
  黔东北民族地区的傩戏群,由于它比较完整地保存了宗教与艺术长期混合的独特形式,并且是多民族、多层次的。透过弥漫着宗教色彩的戏剧窗口,我们可以窥视到我国多民族不同历史阶段的文化风貌、古风民俗。它对文化人类学、民族学、宗教学、文化学、民俗学、神话学、戏剧发生学、戏曲史的研究,具有“活化石”的意义。
 
 
 
黔东傩戏傩文化的发掘与研究
 
  中国傩戏、傩文化的发掘与研究起步较晚。五十年代傩舞丰富的文化内涵引起舞蹈界学者的关注,组织过几次调查,取得了丰硕成果。“反右”以后,傩文化的调查研究成为学术领域的“禁区”,被迫中断。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以后,随着“百家争鸣”方针的进一步落实,有关省(区)结合戏曲志、舞蹈志、民间文学三集成的编写,组织力量对傩戏、傩文化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发掘和调查研究。八十年代傩学的研究,其内容从过去的以傩舞为主,向以傩戏为主,兼及傩仪及面具等方面转移。1981年10月,在湖南凤凰县召开的“湖南省傩堂戏研究座谈会”和1986年11月在贵州省贵阳市召开的“傩堂戏学术讨论会”对傩戏研究起了很好的带头作用。
  由贵州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和贵州民族学院主办的“贵州民族民间傩戏面具展览”1987年11月开始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展出,,引起国内外学术界艺术界的浓厚兴趣。这样大型的古傩面具展览在中国还是第一次,这些面具不仅非常丰富,而且有不同的层次,标志着傩戏傩文化规模性开发的新起点,结束了长期以来国外一些学者认为中国无面具文化的历史。
  这次在北京展出的古傩面具绝大多数来自黔东地区,仅德江县就展出107件。黔东地区现收藏于文化和民族宗教单位和傩坛及民间艺人手中的面具数以千计。
  面具在傩祭和傩戏中是被当作神灵看待的。面具源于宗教信仰和仪式的需要,也是宗教观念的产物和信物,面具在傩戏里,是一种宗教艺术形式,是傩信仰的重要存在方式,它以艺术的方式创造一个实在的物的环境和特殊空间来表达,传达神秘的宗教教义和观念,推广教义的思想,吸引和感化傩的信仰者。这就是傩坛和信徒十分珍视面具的原因所在。
  黔东面具,主要是肖像型和变形型两种,大体以以下几类:(一)正神面具。形象正直、善良、圣洁、安祥,如唐氏太婆、仙锋小姐、土地、消灾和尚等。(二)凶神面具。形象威武、凶悍、怪异,如开山、龙王、二郎神、押兵仙师等。(三)世俗面具。形象接近生活原型,如甘生、安安、梅氏、庞氏等。(四)丑角面具。形象滑稽、风趣、幽默,如秦童、秋姑婆等。(五)牛头马面。线条粗犷、浑厚。在傩坛法事中,雕刻师占有尊位。掌坛师祭祀时,要把雕刻师的法名及师承法号念诵一遍,以示敬重。面具雕刻艺人为家传和师传相结合,口传心授,不少老艺人本人就是巫师。在老艺人看来,神灵本身存在于树木之中,雕刻者只不过是把神灵复制出来,请进傩坛。这些神灵存在于老艺人的心灵和幻觉之中,以极其虔诚的宗教感情进行创作。在这种气氛中孕育出来的创作冲动,一经雕刻出来的面具,就具有某种概念难以表达清楚的灵性。而且很少雷同,这是程式化的木雕很难与之相比的。
  作为傩戏傩文化调查研究的群体,贵州在研究队伍和调研成果方面,处于领先地位。贵州主要有三支发掘、研究傩戏傩文化的骨干力量,即省文化厅系统、省文联系统和省民委、省民族学院系统。这三方面的队伍,各有优势,有分有台,十分活跃。发掘出三种体系、三个发展层次的傩戏傩文化。贵州傩学研究之所以能够处于领先地位,主要是有一支持之以恒的研究骨干队伍,依靠群体的力量,以丰硕的成果,打开局面,奠定领先的学术优势。以黔东傩戏傩文化资源为重点(篇章)或专论,出版的专著就有:《贵州傩戏》(高伦)、《傩戏傩文化》(庹修明)、《信仰、艺术、生命交响——中国傩文化研究》(李子和)、《傩与艺术、宗教》(邓光华)、《傩文化刍论》(何琳)、《冲傩还愿》(张建建)《祭祀戏剧志述》(宋运超)、《德江傩堂戏》(李华林等)、《思南傩坛戏》(卢朝栋等)、《贵州面具艺术》图册(王恒富、皇甫重庆)、《中国巫文化——贵州面具艺术》(顾朴光、潘朝霖、庹修明、孔燕君)《中国傩戏傩文化图册》(庹修明、姜尚礼)《傩魂》(德江县委宣传部主编)、《傩韵上下册》(德江县民宗局主编)、《傩苑》(曲六乙、陈达新主编)、《中国少数民族的假面剧》(日文•后藤淑•广田律子编)等。此外,还出版专著、论文集、资料集、图册数十种;发表论文几百篇。正是因为有了这么多扎扎实实的研究、发掘成果,贵傩戏傩文化才能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认同并享有盛誉,吸引了一批州又—批的国内外学者、旅游者前来考察、观光。
  2003年10月28日至30日,由中国傩戏学研究会、铜仁地区行署、贵州省文化厅、贵州民族学院西南傩文化研究中心主办;德江县人民政府、地区文化局承办;思南、沿河、万山、松桃、玉屏、江口等县(特区)协办的“中国梵净山傩文化学术研讨会”在德江举办。会议的主题是:保护、开发与利用傩文化资源,打造德江傩堂戏及黔东傩戏群品牌,这次研讨会内含之丰富,层次之高,参会人数之多,影响之大在贵州傩文化史上是空前的。
  参加会议有来自6个国冢(地区)的专冢学者22人(其中:德国2人、日本4人、韩国8人、委内瑞拉1人、台湾6人、香港1人),国内省外专家学者34人(其牛:北京10人,安徽、山西各5人,江苏4人,重庆、•辽宁各2人,四川、广东、广西、湖南、湖北、山东各1人),省内专家学者22人,省、地领导及特邀嘉宾100人,新闻媒体记者30人,演员260人,总共500余人参加了傩研会。
  学术交流是傩研会的中心和重点,会议期间,与会的专家学者各抒已见,共同探讨,研究了这一古老的、世界的、人类共有的傩文化。为确保研讨会的高质量和高效率,德江县委宣传编辑出版《傩魂——梵净山傩文化文选》、德江县民族宗教事务局编辑出版了《傩韵——贵州德江傩堂戏(上下册)》。这两本90万字的文献给中外专家学者提供了鲜活的研究黔东傩戏傩文化的资料和信息。大会收到中外学者提供的大量论文,编委会从中选出49篇编辑出版了《傩苑——中国梵净山傩文化论文集》,这本文集列入“中国傩俗礼仪文化丛书”第一本,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社,在国内外发行。
  黔东傩戏傩文化走出偏僻的小野,在国内大型的民俗艺术节日和旅游文化活动中展演;还多次在亚洲、西欧、北美等十多个国家演出。2002年,受文化部派遗,组团参加在日本举办的“亚洲文化节”。
  2006年2月18-24日,应闩本文化厅邀请,以德江县张霞副县长为团长的“中国贵州德江傩堂戏演出团”一行12人,赴日本参加“国际民俗艺术节”。演出团成员为:德江县委宣传部安婵娟部长,德江县民族宗教局田维跃局长,德江县政协文史委员会黎世洪主任(傩戏专家),傩戏演员安永柏、张月福、杨桂光、吴贤富、杨秀辉、张连发,贵州民族学院西南傩文化研究院庹修明教授、陈玉平副教授。在日本的演出获得了很大成功。
  “国际民俗艺术节”是由日本国文化厅主办、全日本乡土艺能协会承办的一个大型的、高规格的艺术节,其目的是将世界各地珍贵的民间艺术邀请到一个舞台上演出,以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振兴,推进国际文化交流。日本国文化厅自1996年以来,已邀请了12个国家的民间艺术团体赴闩演出,深受观众的好评。
  本届国际民俗艺术节分别在冲绳和东京的两个国立剧场举行。受邀请参加演出的国外艺术团体为中国贵州德江傩堂戏演出团和俄罗斯邦哈卡斯共和国喉歌演出团。这一次出国演出,是德江县第一次组团出访,对德江县来说,具有历史性的意义。德江经过这些年的努力,不仅被贵州省文化厅指定为“傩戏之乡”,还成功举办了2003年中国梵净山傩文化研讨会,2005年将傩堂戏申报为国家非特质文化遗产获得通过,这次又赴日参加“国际民俗艺术节”,应该说,德江傩堂戏正逐步走向世界。
 
 
 
黔东傩戏傩文化的保护与开发
 
  黔东地区少数民族人口占三分之二,孕育和形成了灿烂多彩,独具特色的黔东民族文化。诸如:浓郁的民族风情;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村寨;厚重的历史遗存;珍贵的红色旅游资源;一批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融为一体的风景名胜区。这些得天独厚的民族文化资源,对黔东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黔东民族文化的开发与利用,省内外专家学者和文化、旅游工作者发表了不少文章,进言献策,提出很多有建设性的意见。下面重点就傩戏傩文化的保护与开发谈一些想法与建议。
  黔东民族文化如何“走出去”,如何融入社会经济发展之中,如何寻找自身发展的方向已成为大家关注的问题。黔东民族文化大有希望,发展前景广阔,出路很多,这是黔东领导层和专家学者的共识。当前最为重要的是群策群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制定黔东民族文化保护与开发规划、打造重点“龙头”文化品牌,整合民族文化资源。
  优秀的规划是成功的起点。我想,一个优秀的规划应该具有以下品质:前瞻性。通俗点讲,就是要站得高,看得远。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灵魂,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希望和优势。今年第十二届青歌赛,“原生态”唱法是最大的亮点。专家指出“首先,它让原生态唱法走出山沟,走向整个社会,为大家所共享,其次,对原生态进行艺术化地再发掘,从而将过去我们的弱势变成优势”。中国原生态音乐将成为世界音乐发展的希望,原生态有望全球“太热”。黔东民族文化由于历史和地理等诸多原因,其“原生态”基因特别突出,其“大热”的到来,指日可待。
  民族文化是中国未来旅游文化经济发展的希望所在。非无质文化遗产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元素,旅游策划与资源开发应突出非无质文化遗产,深挖其旅游价值。最近,国务院公布的国家级非无质文化遗产名录中,贵州省占31个项目,40个保护单位,名列全国第三。黔东有五个项目入选,它们是德江傩堂戏;思南花灯戏;石阡木偶戏和民俗仡佬毛龙节;玉屏萧笛技艺。前面四项是享誉中外的贵州傩戏或与傩文化同源异流的文化遗产。它们应该成为黔东民族文化重要的旅游资源,并使之成为国内外知名品牌,从山野“走出去”。
  梵净山是武陵山脉的主峰,素有“名岳之宗”的称号,是中国著名的佛教名山,也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联合国“人与生物圈网”成员,梵净山已成为中国五大佛教名山之一,是佛教文化的净土圣地,也是黔东标志性的文化品牌。由于建设起步较晚,规划和发展留有很大空间。
  多中心即无中心,多品牌即无品牌。黔东民族文化品类繁多,各具特色,但从总体考察,“别无我有,别有我精”来选择,我认为应集中财力、物力、人力、精力、优先和集中打造梵净山宗教文化和傩戏傩文化品牌,使之成为龙头,带动和整合其他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
  现实性与可行性是成功规划的重要品质。规划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实践,多快好省,少走和不走弯的。如何处理好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开发,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规划的长期性与可操作性和分阶段实施的计划性,联结性等,都是要认真研讨评估的理论和实践问题。黔东地区是中国西部生态旅游,正待大力开发的新兴景区,是张家界、凤凰、梵净山、武陵山系、乌江、重庆、长江旅游圈内的一个亮点。随着黔东交通条件在未来五年内的突飞猛进和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建设的加快,旅游服务硬软件建设必将日新月异。为迎接黔东民族文化和旅游文化建设新高潮的到来,下面就黔东傩戏傩文化的保护与开提出以下建议,供参考:
  一、提升和完善贵州省铜仁傩文化博物馆的档次、设备、展演水平,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保护与开发结合起来。作为地区级博物馆社会效益和保护应该是首位的,因为它是黔东傩文化的窗口,旅行者进入黔东的第一印象。博物馆重点是保护傩文化资源,培训傩戏表演队伍,保护和培养老艺人和传承接班人,在普查基础上用先进设备抢救和保护傩文化资料和资源;加强对国内外,特别是黔东地区傩文化研究者的联系与培养,定期出版“黔东难文化研究通讯”,沟通信息,出版黔东傩戏傩文化书籍、图册、推荐黔东傩戏傩文化到国内外演出等。
  建议将贵州省铜仁傩文化博物馆更名为贵州省黔东傩文化博物馆,其理由:一、可以提高各县参与的积极性,每县一个陈列点(室),互为促进,建立股份制管理,分享效益。二、为各县傩戏、傩技等表演构建一个展示平台,这是傩文化保护与开发的好办法。旅游时间高度集中是一大特点,因此建立专业演出队伍没有必要,经济负担很重,且失去“原生态”品味。可以旅游旺季有償调演,给优秀傩班提供展示平台。
  二、筹建中国土家族傩文化博物馆。土家族傩文化在中国众多傩文化格局中占有突出地位。湖南湘西,湖北鄂西等土家族地区傩文化资源十分丰富,“毛古斯”、“摆手舞”等都进入国家级非无质文化遗产名录,土家族傩文化已享誉中外。黔东土家族傩文化博物馆的建立,对全国土家族相关资源的整合、协调、必将产生土家族民族文化更大的品牌效应,博物馆最好建在思南“乌江民族风情文化生态园”内。德江、思南、石阡、沿河傩文化资源极其丰富,“原生态”特色突出。德江、思南、石阡是黔东首批国家级非无质文化遗产保护单位,并且连成一片,思南的地域位置、交通条件、财力、物力、人力具有较优越的建筑条件。特别是“生态园”已有初步规划并开始招商引资,博物馆的品牌可以促进招商引资。博物馆可作为前期示范工程早日启动。
  三、黔东民族文化品牌定位为梵净山佛教文化和傩文化后有大量的工作要做,这些工作不仅艰苦而且漫长,一个品牌要得到各方面认同,绝非易事。傩文化属于宗教文化范畴与儒释道关系密切。宗教文化与旅游观光、休闲渡假、宗教体验、学术交流等关系十分密切,国内外著名的景区景点,大都有宗教活动场所,名山大川更是游客汇集最多的地方。要在建立在宗教文化、傩文化、土家文化核心内涵的基础上,传承和开发膳食养生、朝圣体验、音乐绝技、工艺美术、祈祷观光、休闲渡假、学术交流、旅游纪念品等方面,大做之章,推出精品。
  四、抓住机遇,加大黔东宗教文化、傩文化的宣传力度。借非无质文化遗产名录公布机遇,德江、思南、石阡各出一本相关书籍,档次要高,图文并茂,争取进入“中国西南傩文研究丛书”参加“2008年国际人类学和民族学联合会第十六届世界大会”,与贵州电视台作拍摄黔东傩文化专题片等,以扩大黔东傩文化的国际影响。
  五、走出去,请进来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展演。争取组团队参加国内外的展演和学术交流活动;欢迎和邀请有影响的学者、文化投资商赴黔东考察、洽谈项目合作。先交朋友,后谈生意,力戒急功近利。在适当的时候,最好在思南傩文化博物馆挂牌时,召开一次高层次的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国梵净山佛教文化暨黔东傩文化国际论坛”,时间最好是在2008年奥运会期间,与在云南昆明召开的3000人参加的人类学民族学世界大会同步进行。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分享到:
更多精彩内容首页 > 曲艺书画 > 戏剧歌舞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人员查验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主办: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商务合作QQ:40179119 电话:0851-83809958 手机15086320111(微信同号)

黔ICP备12003314号-2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