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业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产业 > 酒业新闻  
贵州酒企稳步推进全球化布局
贵州文化网 发表于:2025-09-12 15:34:24 来源:贵州日报 作者:江婷婷 点击: 评论:0

用好文化“金钥匙” 打开国际大市场

贵州酒企稳步推进全球化布局

  第十四届中国(贵州)国际酒类博览会期间,贵州茅台展区人潮涌动。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李森 摄

  9月9日,第十四届中国(贵州)国际酒类博览会在贵阳开幕。全球40余个国家和地区、超1000家酒企汇聚一堂,共赴美酒盛会。贵州正以更加开放、更加自信的姿态,借助酒博会这一国际舞台,向全世界讲述黔酒高质量发展的新故事。

  酒博会不仅是展示窗口,更是行业风向标和产业助推器。2025年酒博会期间,“全球酒业发展峰会”“中国酒文化大会”“理性消费价值回归·贵州白酒渠道重构战略研讨会”等多场高规格论坛接连举办,汇聚国际酒类组织负责人、知名酒企高管与专家学者,共同探讨酒业新趋势、新机遇。而贵州白酒企业也正借酒博会平台,从产品输出走向文化输出,从规模竞争迈向文化竞争。

  白酒在海外属小众品类,需与威士忌、伏特加等争夺市场,且推广成本高昂。尽管挑战仍存,但贵州酒企正以开放合作、文化先行的策略稳步推进全球化布局。

  今年1至6月,全省规模以上白酒企业产量达15.9万千升,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8%,表现稳健。数据背后,是贵州以“赤水河谷·中国酱香”区域品牌为引领,不断深化产业集群建设、积极融入中国消费名品方阵的扎实努力。

  遵义与毕节成功联合申报“赤水河谷·中国酱香”区域品牌,以“历史经典”茅台、“时代优品”习酒为代表的贵州名酒方阵,正在国际市场上展现出越来越强的竞争力。

  文化,是打开国际市场的“金钥匙”。茅台在国际市场的深耕,是一个极具代表性的样本。贵州茅台俄罗斯渠道商俄罗斯梅尔林有限责任公司曾面临巨大挑战:如何让沉醉于伏特加的俄罗斯人接受中国茅台?

  梅尔林公司选择从最原始的“打电话推销”开始,不厌其烦地向贸易伙伴介绍——“这是中国最好的白酒,请您试试。”2012年,俄罗斯进一步加强酒类广告禁令,梅尔林公司转而将茅台摆进莫斯科红场东侧的古姆百货商场,与一线国际大牌比肩陈列。

  渐渐地,白瓷瓶红飘带引起了俄罗斯消费者的好奇。

  2016年起,茅台成为俄罗斯调酒师锦标赛赛事基酒,“这是茅台在俄罗斯本土化取得的最大成果。”梅尔林公司总经理赵梦然告诉记者,“时至今日,茅台仍是俄罗斯调酒行业官方推荐的唯一中国酒类品牌。”

  2017年,在梅尔林公司策划下,茅台亮相普希金原著改编的冰上芭蕾舞剧《鲁斯兰与柳德米拉》。在这场汇聚俄罗斯各界领袖的盛宴中,茅台鸡尾酒成为当晚的焦点。

  赵梦然说,梅尔林公司的多年努力终见成效,“越来越多的俄罗斯人从陌生人变成新朋友、从新朋友变成老朋友;不仅飞天茅台,茅台系列酒也成功走上了普通消费者的餐桌。”更令人欣喜的是,俄语中从此有了“Байцзю”(白酒)这一词汇。

  在开拓国际市场同时,贵州白酒也在国内积极拓展新消费场景、打造新产品形态,推动“餐酒融合”“酒旅融合”走向深入。

  今年6月,在“黔酒中国行”系列活动中,贵州省商务厅二级巡视员宋光辉表示,黔酒转型,正从“单方突破”转向“融合发展”。酒与餐的结合,应升华为“文化”与“生活方式”的深度共鸣,要以生活方式为纽带,建餐酒融合新生态。

  茅台于今年8月推出的“黄小西吃晚饭”系列文创产品,巧妙将黔地山水与茅台酒文化融为一体。发布会主会场设在西江千户苗寨,产品一经上线“i茅台”App,不到5分钟即售罄;线下,景区销售点排起长队,32瓶500毫升装产品一小时被抢空。

  “此举是以‘首发经济’为引领,创新构建可品鉴的文旅资产,希望‘让酒香引客至,让黔景醉天下。”茅台集团总经理王莉说。

  同样发力餐酒融合的还有贵州珍酒酿酒有限公司。珍酒将“美食+美酒”作为撬动海外市场的关键举措,在香港市场,珍酒推出了“珍朱奶茶”、珍酒冰淇淋,并与上百家中餐厅、意大利餐厅、日料餐厅合作推出专属菜单。在其他海外市场,珍酒通过进驻国际五星级酒店、米其林推荐餐厅,触达白酒消费者。

  “日本通过推广料理,成功将日本清酒和威士忌带向全世界,中国白酒同样可以利用中华美食文化走出去。”珍酒李渡集团董事长吴向东认为,“美食+美酒”是中国白酒国际化的重要路径。(记者 江婷婷)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分享到:
更多精彩内容首页 > 文化产业 > 酒业新闻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人员查验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5-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主办: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商务合作QQ:207656212

黔ICP备12003314号-2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