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至27日,第八届全国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全国汇演在湖南长沙盛大举行。本次展演由教育部与长沙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全国各地优秀的中小学生艺术作品齐聚一堂,为全国观众呈现了一场兼具艺术水准与教育价值的美育盛宴。
在这场国家级艺术盛会中,贵州省铜仁市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王章杰(听障)主持的《听障教育美育课堂教学实践课例:3Done设计——桌面收纳盒》荣获全国中小学美育改革创新优秀成果一等奖。这是全国唯一一所特殊教育学校获此殊荣,也是贵州省在该奖项中获得的唯一一等奖。
据悉,此次全国一等奖评选全国仅有30个名额。王章杰作为听障教师,以其专业精神和创新实践,在特殊教育领域脱颖而出,他受教育部邀请赴长沙参加现场展示汇报。为确保无障碍沟通,教育部特别安排长沙市特校教师采用口语与手语相结合的方式辅助汇报,评审专家对此高度评价,称“该模式展现了特殊教育者的专业素养与人文关怀”。
教育部专家表示,铜仁市特殊教育学校的这项成果,不仅在技能层面提升了学生的艺术实践能力,更重要的是实现了对心灵的滋养与价值引导,为全国特殊教育美育改革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样本。
王章杰此次汇报成果,源自其主持的铜仁市基础教育教学实验课题《听障学生创客教育3D打印校本课程开发与应用研究》。该校创新性地构建“学-练-赛-创”3D打印一体化教学模式,推动校本课程体系改革,引导学生走上技能成才之路。
在王章杰的带领下,听障学生多次在国家级和省级平台上展现风采,累计获得全国交流展示6次、全国一等奖1次、二等奖1次、三等奖1次;省级一等奖19次、组织奖3次,全国组织奖1次。此外,多名学生升入长春大学等高校深造,其中1名荣获第十三届宋庆龄奖学金,4名获得中职国家奖学金,展现出特殊教育在育人方式上的有效探索。
如今,越来越多的残疾学生在“3D打印+美育”融合实践中,找到了自我价值,凭借一技之长实现就业、成长乃至脱贫,彰显了教育赋能社会的强大力量。
铜仁市特殊教育学校的美育实践案例,不仅是一项成果的展示,更是一种教育理念的体现——“真正的美育,不只是教会学生美的技能,更是点燃他们内心的光,让他们以自己的方式闪耀世界”。
贵州教育报记者 何雨家
来源:贵州教育报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