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讯 您的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贵州独山:民族特色“大课间”助力乡村教育
贵州文化网 发表于:2025-05-12 15:34:44 来源:央广网 作者:柏玉迪 刘航 班明辉 点击: 评论:0

响篙舞、铜鼓舞、花灯操、转场舞……春末夏初,在贵州省黔南州独山县各镇村小学校园内,民族特色“大课间”成为一道道亮眼的风景线,让传统文化溢满校园。

早上十点,阳光正盛,一首悠扬的布依族歌曲在独山县基长镇的狮山希望小学响起,身着传统民族服装的学生们跟随音乐,利用“大课间”时间跳起了布依族特色的转场舞。

学生在大课间跳布依族‘转场舞’(独山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布依族‘转场舞’是关于人民庆丰收的舞蹈,跳的过程中,学生们手拉手围成圆圈,就好似组成了民族文化传播的一环,进一步强化了学生们的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该校老师张颖洁说。

“在跑操前跳‘转场舞’,我们都很放松、很高兴。”学生陆紫菱说。

狮山希望小学作为贵州省第一所希望小学,是第一批全省民族教育“双百工程”20所学校之一。近年来,该校通过积极编排多彩民族“大课间”,把民族文化教育与学生体育运动紧密结合起来,在培养民族文化传承接班人的同时,不断促进全体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丰富多彩的“大课间”活动,是学生在校园紧张的学习之余最放松的时光。与狮山希望小学一样,在独山县玉水镇的玉水小学和温泉小学,也将民族特色文化融入“大课间”,让学校操场变成了激情四溢的响篙舞和铜鼓舞展演现场。

玉水小学在大课间跳响篙舞(独山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温泉小学在大课间进行铜鼓舞展演(独山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在玉水小学,全校学生一人手持一支响篙,跟随音乐鼓点相互击打,形成欢快有力的节奏,不断释放出运动热情。而在温泉小学,学生们正以根据铜鼓舞编排的课间操,开展“大课间”活动,并利用“大课间”进行铜鼓舞现场展演,学校长达10余年的坚持,让学生们更好地了解了铜鼓舞。

温泉小学学生韦唯说:“学校组织跳铜鼓舞,不仅让我们了解了少数民族文化,还提高了我们的身体素质。”

据悉,响篙舞、铜鼓舞是少数民族的一种特色舞蹈,近几年,玉水镇各镇村小学经过探索打磨,逐步形成了“民族文化+教育”的校园文化特色。少数民族舞蹈不仅“扮靓”了学校的课间活动,也提升了学生的精气神,为学生们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在独山,除了少数民族文化,地方传统文化也是校园“大课间”活动的特色之一,进一步让“大课间”成为文化传承的载体。

走进独山县下司镇下司小学的足球场,老师岑荣燕正带着全校师生练习花灯操,伴随着阵阵音乐声和节拍,场上彩扇翻飞、罗帕飞扬。

下司小学全校师生练习花灯操(独山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独山花灯”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浓郁地方民族文化特色。自2008年以来,下司小学就邀请民间艺人及县文化馆的老师到校指导,通过组建花灯锣鼓特色表演队,不断推陈出新,积极探索“大课间”学生活动的新形式和新内容。

“我们坚持以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系为重点,深入挖掘花灯艺术,引导师生传承和弘扬好独山花灯,让传统文化在校园得到延伸。”下司小学校长滕明坤说。

近年来,独山县积极响应“11151(1优、1好、1特、5练、1赛)”阳光体育运动的号召,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各镇村小学根据自身特点,纷纷上演“花式”大课间,助力民族文化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实现民族传承和乡村教育双赢。

当前,独山县20所镇村小学均建有达标运动场,各个学校秉承“全面发展健康第一”的教学理念,融入当地民族特色和体育文化,积极开展“大课间”“小午间”活动,全面覆盖15000余名师生,让孩子在阳光下自由绽放、快乐成长。

孩子们高兴地跳着响篙舞(独山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深化‘11151’阳光体育运动,从课程管理、特色发展、常规训练、常态竞赛四个维度,深入推进全县学校体育教学高质量发展。”独山县教育局党组成员、正科长级督学韦光应表示。(柏玉迪 刘航 班明辉)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分享到:
更多精彩内容首页 > 教育资讯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人员查验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5-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主办: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商务合作QQ:207656212 手机15086320111(微信同号)

黔ICP备12003314号-2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