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泥塑菩萨头像
2022年12月30日,“锦绣西域 华美之疆——新疆文物精品展”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文物陈列厅开展,展期3个月,线上展览同时进行。
此展是继“藏韵盛宴----西藏文物珍品展”之后,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推出的“边疆文物系列展”的又一重要展览。
本次展览集中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的136件(组)展品,包含了陶器、铜器、丝织品、金银器、木器、佛造像等种类的文物,从“丝路雏形”“丝路华章”“丝路梵音”三方面展现了古代新疆独具特色又多姿多彩的历史文化。
唐彩绘骑马武士俑 图 | 张天柱
唐彩绘泥塑跪坐女俑 图 | 张天柱
唐彩绘驼夫俑 图 | 张天柱
猪首人身俑(复制品) 图 | 张天柱
战国虎形圆金牌
展览中展示的北庭故城、交河故城、高昌古城等这些重要的历史文化古城,是历代中央政府对新疆地区行使有效管辖权的实证,充分证明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唐仪仗俑
展览还特别挑选了“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护臂、以及不同画风的两幅“彩绘伏羲女娲画”的展品。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护臂(复制品)
唐彩绘伏羲女娲绢画(胡风)
《伏羲女娲绢画》曾入选《国家宝藏》第二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讲解员排孜来提·图尔洪说到,此件《伏羲女娲绢画》是吐鲁番阿斯塔那墓出土。绢画以白、红、黄、黑四色描绘,画面中伏羲在左,左手执矩,女娲在右,右手执规,人首蛇身,蛇尾交缠,头上绘日,尾间绘月,周围绘满星辰。构图奇特,寓意深刻,富于艺术魅力和神秘色彩。这种图像在吐鲁番地区古墓中多有发现,一般出自夫妻合葬墓,用木钉钉在墓顶上,少数则折叠包好放在死者身旁。伏羲女娲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天神和人类的始祖,据说伏羲教导人们从事生产,女娲教导人们婚姻伦理。他们手持规矩,既是生产工具,也是社会秩序的象征。
彩绘伏羲女娲麻布画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院长李岗介绍到,新疆是中华文明向西开放的门户和中介,是古丝绸之路的枢纽,西安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是古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自古以来,两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农耕与游牧,东方与西方,在此碰撞、交融、演变、发展,从夏商周的玉石之路,发展到秦汉以后的丝绸之路,中原与西域的深层交往绵延不断。这些展品不但实证了自古以来,新疆和内地各民族共同铸就的文化相通、血脉交融、命运相连的历史史实,更加见证了作为丝绸之路枢纽的新疆,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互鉴、融合中的重要作用。
东晋彩绘木马
舍利盒(南北朝时期)
迄今为止,新疆地区考古发掘的遗址、遗迹不计其数,其中不乏重要的墓地、古城,如和静察吾乎墓地、扎滚鲁克墓地、营盘墓地、交河故城、北庭故城、楼兰古城、尼雅遗址等重量级的考古发现,出土了大量珍贵文物,东西合璧的青铜、同根同源的彩陶、精美的丝绸毛纺织品、多民族语言文字的简牍、文书、独具特色的壁画、庄严璀璨的佛教塑像……见证了作为丝绸之路的枢纽地位的新疆,在东西方文化交流、融合、繁荣中的重要作用,实证了自古以来,新疆各民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重要成员,新疆各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佛像(复制品) 图 | 张天柱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