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频道 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聚焦 > 民生频道  
“高颜值”与“高质量”齐头并进!贵州践行“两山”理念绘多彩新卷
贵州文化网 发表于:2025-07-03 14:21:05 来源:天眼新闻 作者:徐涛 点击: 评论:0

  盛夏六月,安顺市镇宁自治县17.6万亩蜂糖李迎来丰收。果农罗开林在自家果园里忙碌地采摘成熟的果实,“今年我家的蜂糖李产量比往年高,预计有3万斤左右。这‘黄金果’价钱好,不愁销路,我们的日子是越过越甜咯!”

“高颜值”与“高质量”齐头并进!贵州践行“两山”理念绘多彩新卷

  青山育珍果,绿水润心田。镇宁蜂糖李的丰收盛景,是贵州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一个生动缩影。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三次亲赴贵州视察,殷切嘱托贵州要“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优良生态环境是贵州最大的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保护好生态环境,努力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字字千钧的期许,为黔贵大地铺就了绿色发展的壮阔蓝图。

  牢记嘱托,步履铿锵。贵州坚定不移践行“两山”理念,奋力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深化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打造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走出了一条“高颜值”与“高质量”齐头并进的绿色发展之路。

“高颜值”与“高质量”齐头并进!贵州践行“两山”理念绘多彩新卷

游客在黔西市新仁乡化屋村乘船游览乌江峡谷风光。史开心  摄

  生态旅游引客流,“颜值”变“产值”——

  巍巍青山,潺潺流水,贵州已然成为吸引八方游客的“强磁场”。“黄小西吃晚饭”的持续走红,就是最好的例证。

  在“中华第一瀑”黄果树景区,巨大的水幕从断崖飞泻而下,声若奔雷,气势磅礴。游客们站在观景台上,纷纷拿出相机记录这震撼的瞬间。

  上海游客陈女士激动地说:“亲眼看到黄果树瀑布,太壮观了!这里生态好,空气清新,让人身心愉悦。”

“高颜值”与“高质量”齐头并进!贵州践行“两山”理念绘多彩新卷

游客在云舍村游玩。

  梵净山下的云舍村,同样游人如织。清澈的龙潭河穿村而过,倒映着蓝天白云和古朴民居。游客们或拍照留念,或茶座品茗,孩童则在浅水区愉快地嬉戏。

  “云溪里”民宿内,主理人李向东正忙着擦拭茶具、修剪花枝。说起刚刚过去的“五一”、端午假期旅游接待繁忙景象,这位49岁的外乡人开心地说:“好山好水好风光,自然会吸引大家来贵州旅游!”

  “黄小西吃晚饭”的旖旎风光、“村BA”和“村超”的澎湃激情、多元民族风情的交相辉映,不仅是贵州生态旅游的金字招牌,更是“两山”理念在贵州大地的鲜活实践。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文化资源禀赋,贵州通过科学保护与合理开发,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2024年,全省接待游客人次、旅游总花费、接待入境过夜游客人次同比分别增长10.4%、13.3%、81.8%。今年“五一”假期,这份火热持续升温——全省旅游订单量、酒店订单量、入境游订单量同比分别增长11%、31%、88%。生态旅游,已然成为驱动贵州绿色发展的强劲引擎。

“高颜值”与“高质量”齐头并进!贵州践行“两山”理念绘多彩新卷

  生态珍品闯市场,“山货”成“俏货”——

  绿水青山孕育的珍品,源源不断走出大山。

  时下,在黔东南州麻江县睿林蓝莓有限公司蓝莓种植基地,沉甸甸的果实缀满枝头,50余名工人指尖翻飞,将颗颗圆润的“蓝宝石”收入筐中。

  “经过仔细分拣,优质鲜果将搭乘冷链物流直供福建、天津、广东等地,月发货量达到150吨。”公司生产质检主任李邦红向记者介绍。

  在贵州蓝瑞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现代化车间里,4条生产线高速运转,蓝莓经过榨汁、浓缩、发酵等工序,“摇身一变”为果汁、果干、果酱、蓝莓红酒等系列产品,深受消费者喜爱。

  “公司年产蓝莓制品超过3000吨,预计今年销售额突破3000万元!”公司董事长徐先群信心满满地说。

“高颜值”与“高质量”齐头并进!贵州践行“两山”理念绘多彩新卷

  2024年10月,麻江蓝莓品牌“麻小莓”亮相沙特利雅得国际食品展,一举斩获300万元海外订单,成功叩开了国际市场大门。

  麻江蓝莓已形成全产业链集群,2024年全县蓝莓种植面积达8.76万亩,产量3.99万吨,产值达8.05亿元。

  不仅如此,被誉为“维C之王”的刺梨、“贵州绿茶”“毕节天麻”等生态产品同样备受市场青睐。通过强品牌、提品质、拓渠道,这些深藏贵州大山的绿色珍宝纷纷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绿水青山”真正变成了“金山银山”。

“高颜值”与“高质量”齐头并进!贵州践行“两山”理念绘多彩新卷

赤水河(遵义赤水段)黄金水道。 丁福秋 摄

  生态保护筑根基,“活水”润“长远”——

  生态财富的永续利用,离不开坚实的制度保障和长效管护。

  夏日的赤水河贵州段碧波荡漾,两岸青山苍翠。遵义赤水市葫市镇金沙村村民宋金权站在河道边,望着清澈的河水感慨:“这几年,赤水河真是一年比一年好了!水清了,鱼多了,看着心里都舒坦。”

  这份喜悦的变化,源于一项创新机制的落地生根。2018年,云贵川三省共同建立赤水河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并出资设立补偿资金,开启了跨省共治赤水河的新篇章。

“高颜值”与“高质量”齐头并进!贵州践行“两山”理念绘多彩新卷

美酒飘香的赤水河。荣忠远 摄

  2023年,《贵州省赤水河等八大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办法》出台,将补偿机制推向深化与规范:明确以水质、水量目标为主要考核标准,将补偿资金分配与流域生态环境改善结果挂钩,实现了全省9个市(州)八大流域水质、水量补偿断面的全覆盖。

  这一过程中,上下游的权责关系也通过经济杠杆得以明晰——当上游出境断面水质优于Ⅱ类标准,下游补偿上游;若水质劣化,上游则需向下游赔偿。

  从“绿水青山”的生态高颜值,到“金山银山”的发展高价值;从生态惠民的红利释放,到长效机制的创新构建,贵州的生动实践雄辩地证明:“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

  迈步新征程,贵州正持续深入践行“两山”理念,不断拓宽“两山”转化路径,丰富“两山”转化形态,提升“两山”转化效能,不断做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篇大文章,为绘就美丽中国画卷贡献更多“贵州智慧”与“贵州样板”。(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徐涛)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分享到:
更多精彩内容首页 > 要闻聚焦 > 民生频道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人员查验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5-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主办: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商务合作QQ:207656212

黔ICP备12003314号-2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