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频道 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聚焦 > 民生频道  
毕节黔西:“绿叶”变“金叶” 烤烟产业助振兴
贵州文化网 发表于:2025-07-27 00:48:50 来源:贵州文化网 作者:胡毅 点击: 评论:0

  时下,烤烟已经进入采收黄金期,走进毕节黔西市锦星镇“中华牌”香烟烟草示范种植基地,放眼望去,一片片烟地整齐有序,绿意盎然烤烟铺满大地,一幅强村富民产业的美丽画卷映入眼帘……在烟田间,隐隐约约可见村民采收、搬运烟叶的身影,一派繁忙的景象。

  在锦星镇文阁村烤烟种植大户杨登华家,六七个村民正在给烘烤过的金黄色烟叶分级扎、打捆装箱。村民王宇珍说:“我们的土地包给杨登华家栽烤烟,每亩500元,大家集中在这里给烤烟分级打捆,一天有120元钱收入。”

  “去年,我家种了60亩烤烟,烤烟收入达6万余元,亩产值达4000元左右,毛收入24万元,是种植玉米收入的4倍多,种植烤烟比较划算;今年我种植烤烟80多亩,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提高烟叶的质量,烤烟纯收入力争突破11万元。”杨登华高兴地说。

  今年,黔西市在林泉镇、锦星镇重点打造“中华牌”甜蜜型香烟烟叶生产示范种植基地,在林泉和锦星交界处高锦村修建135间大型烟叶烘烤现代化工厂,种烟大户们将采摘的烟叶运往工厂集中烘烤。

  烤烟生产专业技术人员罗应德介绍,在烟叶的整个生产环节,烟叶技术员深入田间地块,督促指导烟农科学规范种植,加强田间管理,切实把揭膜培土、中耕除草、打顶抹杈、病虫害防治等措施落实到位。

  据悉,在烟叶采收烘烤期间,黔西市林泉烟草公司强化烘烤技术人员总负责制、入户指导责任制和烘烤主管辖区责任制,全面落实烘烤技术人员包户指导成熟采收、科学烘烤和集中烘烤。其中集中烘烤不仅有利于提高烟叶烘烤质量,同时也有利于合理利用资源,降低烘烤成本。

  “今天有12个工人务工,8个人采摘成熟烟叶,3个人负责搬运上车,1个人负责运输到烘烤的地点,大家一起编织采收的烟叶进烤房烘烤,分工合作,工作12个小时,每人210元。”在高锦烤烟烘烤工厂里,林泉镇种烟大户邵刚一边指导工人编织烤烟一边说。

  烤烟是黔西市的主导产业之一,也是该市推动乡村振兴助力农民增收的重点产业。今年计划种植烤烟4.2万亩,预计生产收购烟叶10.6万余担。该市在林泉等乡镇成立烟农专业合作社,采用“烟草公司+专业合作社+烟农大户”的模式,带动农户参与种植烤烟,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民进入专业合作社务工增加收入。同时,该市提出了“科技+质量+效益”的战略举措,召开全国烟草现场会,进一步加大科技推广力度,狠抓烤烟生产的每个环节,使烤烟生产逐步迈入到一个科学化、规范化的发展轨道,推动烟草行业的高质量发展,为乡村振兴增动力添活力。

  (胡毅)

  统筹:刘禹涵

  责编:王琪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分享到:
更多精彩内容首页 > 要闻聚焦 > 民生频道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人员查验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5-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主办: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商务合作QQ:207656212

黔ICP备12003314号-2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