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文化网-安顺频道 | 您的位置:首页 > 贵州文化网-安顺频道 |
跨越千里山海,心系关岭学子。广州市花都区教师江燕群,怀揣教育热忱,响应东西部协作号召,远赴贵州关岭综合性高级中学支教。她以讲台为阵地,以文化为桥梁,以家访铺就希望之路,以爱心助农振兴乡村,用实际行动在山海之间书写了动人的教育帮扶感人故事。
三尺讲台守初心——艺海扬帆育桃李
从教三十余载,江燕群始终坚守育人初心。2024年,她积极响应帮扶号召,带着为教育事业添砖加瓦的理想,毅然奔赴贵州。在关岭综高的讲台上,她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经验的分享者。通过常态化听课、深入评课、精心打磨示范课,她毫无保留地将多年积累的教学智慧倾囊相授。在与当地美术教研组的工作协作中,她巧妙融合课程思政元素,有效带动学科发展,以扎实的专业素养为当地思政教育与美育质量提升注入新活力,生动诠释了教育帮扶的深层内涵。
文化搭桥促融合——心手相连共芬芳
作为帮扶团队的一员,江老师深知教育帮扶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心灵的交流与文化的交融。她积极融入当地生活,深度体验布依族、苗族等少数民族的独特风情。她巧妙地将花都与关岭两地文化元素融入课堂,搭建起情感共鸣的桥梁。并通过实地走访、亲身体验民俗等方式,让教育帮扶超越了书本的界限,成为一场鲜活的文化对话。
家访路上筑梦行——星光点亮求学路
“山区孩子的求学路,每一步都浸透着不易。”目睹学校高达70%的留守未成年现状,江燕群的心被深深触动。节假日里,她不顾山路崎岖,常常单日奔波逾10小时,只为走访四户特殊家庭。她不仅自掏腰包,为孩子们送去温暖与关怀,更积极奔走,联动民建花都冠名基金,成功发起“花都——关岭慈善励志助学行动”,募集善款2万元,精准资助10名品学兼优的学困学子。这是她对助学初心的朴实诠释。并表示,将持续汇聚爱心力量,让更多学困学子的眼中闪烁希望的光芒。
农货出山助振兴——爱心暖流润山乡
江老师的帮扶视野,并未局限于校园内。她还关注关岭农业产业的发展,主动化身“农产品推介员”。利用朋友圈、亲友圈等渠道,热情推介当地优质的特色农产品。她坚信“个人力量虽微,聚沙终能成塔”,大力倡导“以购代捐”的帮扶模式,为山区的优质农产品拓宽了销路。这一举动,让教育帮扶的暖流延伸至经济振兴的领域,以实际行动兑现了“支教一校,造福一方”的庄重承诺。
山海回响——深情永续寄希望
“家访时,那个趴在昏暗灯光下石桌上认真写作业的孩子,眼神明亮得让人心颤——那一刻,所有坚持都有了答案。”江燕群老师的支教日记里,珍藏着大山深处最质朴的感动。她殷切期盼,受助的孩子们能将这份善意铭记于心,传递下去,“学会感恩,努力成长为对社会有用的人”。从花都的繁华到关岭的峻岭,她跨越的不仅是千山万水的阻隔,为孩子们点亮了通向未来的梦想之路,让这场“千里支教”的动人故事,在山海之间久久回响。
江燕群以美术为笔,以爱心为墨,在关岭的壮丽山水间,勾勒出一幅教育帮扶的生动画卷。她的付出赢得了广泛赞誉,先后荣获关岭自治县“优秀支教教师”“穗安协作优秀教师(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她从明亮的教室到蜿蜒的家访路,再到充满烟火气的农产品推介一线,她忙碌的身影无处不在。江燕群用多元而坚实的帮扶实践,深刻证明了:支教,远不止于知识的传递;它是一场以生命影响生命的旅程,是无数微光汇聚成照亮山乡未来的璀璨星河。(邹鹏)
统筹:刘禹涵
责编:王琪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