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频道 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聚焦 > 科技频道  
厂里来了位“AI炼铝师”
贵州文化网 发表于:2025-05-22 23:41:50 来源:贵州日报 作者:谢巍娥 彭林元 张弘弢 点击: 评论:0

每年可省7000万度电,节约电费约4000万元

厂里来了位“AI炼铝师”

  近日,听说遵义铝业股份有限责任公司来了一位“新同事”——“AI炼铝师”,抱着好奇的心态,记者前去一探究竟。

  5月13日下午3点,走进厂区集中控制室,这里弥漫着不同寻常的紧张感。

  当中央大屏上的电解槽分子比数值稳稳定格在2.42时,总经理周锋突然笑出了声——这个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的数字,意味着这家每年耗电60亿度的“电老虎”,终于被套上了智能缰绳。

  电解槽分子比、熔炼温度、氟化铝添加量、出铝量等数据,支撑如此海量数据演算并高效指导生产的,全部出自这位看不见的“新同事”之手。

  “‘AI炼铝师’其实是个大模型。”周锋解释,去年,企业与华为云联合研发了国内首个电解铝复杂电解质体系下工艺指标动态优化预测大模型。

  该模型以槽控日报、检化验等数据集为基础,运用科学预测方法,实现了对分子比、氟化铝添加量及出铝量的高效计算与分析,精准测算生产工艺关键参数的最优组合。

  “就像给工厂装了一个‘大脑’,把模糊的经验变成了精确的数字指令。”周锋说,这套系统不依赖工艺人员的经验,而是通过分析海量数据给出最优方案。

  自“AI炼铝师”上岗后,就与工人们配合默契,成为名副其实的“工作搭子”。“比我这个干了30多年的老师傅更懂电解槽的‘脾气’。”厂里的老把式张明远说。

  “过去,每天要花3个小时,甚至更长的时间收集电解槽运行数据,手动计算成百上千的工艺参数,还要结合经验作决策。”张明远说,整个过程费时费力,稍不留神就会算错,影响生产效率和成本。

  走进电解厂房,记者看到在智能操作台前,轻按按钮,288台的智能化电解槽随即响应。

  “生产更轻松,效率也更高。”周锋说,以前人工操作难免有误差,经常出现配比偏高或偏低的情况,现在配比波动范围缩小了近一半,用电也更节省。

  “就像炒菜时的调料配比,电解槽分子比直接影响电解槽的工作状态。”周锋解释,电解铝生产过程中,电解槽分子比必须精确,太高或太低都会影响产量,增加电耗。

  这家有着40年历史的老牌铝企,用电成本占到总成本的三成以上,去年一年就用掉了近60亿度电,电费支出让企业压力很大。如今,这位“新同事”每年可省下7000万度电,节约电费约4000万元。(记者 谢巍娥 彭林元 张弘弢)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分享到:
更多精彩内容首页 > 要闻聚焦 > 科技频道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人员查验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5-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主办: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商务合作QQ:207656212 手机15086320111(微信同号)

黔ICP备12003314号-2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