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遗产 您的位置:首页 > 历史考古 > 文化遗产  
考古成果出深闺 文旅体验新场景
贵州文化网 发表于:2022-11-17 14:26:37 来源:贵州日报 作者:陆青剑 点击: 评论:0

 

  博物馆精品展览吸引观众。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赵相康 摄

 

  贵州省博物馆。

 

  海龙屯遗址成为国家4A级景区。

 

  俯瞰遵义海龙屯。

 

  万山汞矿工业遗产博物馆。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受访单位提供)

 

  目前正在省博物馆展出的“共饮一江水——夜郎与南越精品文物展”,贵州立虎铜釜等161件(套)夜郎主题文物集中亮相,与广东相关文博展出的丝缕玉衣等351件(套)南越主题文物,串联起青铜时代晚期至铁器时代早期牂牁江上下游的璀璨文化,吸引了不少省内外游客预约观展。

  近年来,我省文物考古依托“专题特色”这个关键词,频频交出精彩答卷,同时,诸多考古成果、考古遗址转换为旅游场景,文旅融合再谱新篇。

  在这些文旅融合场景中,既有贵州省博物馆、毕节市博物馆、黔西南州博物馆、遵义杨粲墓博物馆、遵义务川仡佬族民族文化博物馆等收藏着诸多地下“宝贝”的室内景点,也有遵义海龙屯、铜仁万山汞矿工业这样的考古遗址现场,已经成为不少省内外游客的打卡地,甚至成为专业游客的目的地。人们通过见识这些“宝贝”,感受贵州历史人文的真实质感和鲜亮光泽。

  在全省570个国家A级景区中,文物单位多达110多个,“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发展理念驱动这些文物走进大众视野。1处世界文化遗产、81处553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68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575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交织而成的人文景象,丰富了我省旅游的文化内涵。

  考古发掘洞照历史轴线

  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周必素最近奔走在贵阳和贵安新区之间,她领衔的联合考古团队,正在对贵安新区马场镇贵州医科大学新校区建设用地的地下文物进行考古发掘。自9月23日复工以来,省内外考古工作者以及相关工作人员200多人正有序展开作业,又一处富含历史信息的“矿藏”正在一点点解码。

  贵州依托“特色专题考古”,让史前考古、流域考古、夜郎考古、土司考古、屯堡考古、冶金考古成为文博“当家菜”。

  遵义土司考古就是“特色专题考古”的一个典型代表。其中的遵义播州杨氏土司遗存考古,几乎囊括了中国考古的各类奖项。遵义海龙屯遗址与湖南永顺老司城遗址、湖北唐崖土司城遗址联合代表的中国土司遗址,在2015年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遵义市播州杨氏土司遗存(海龙屯遗址、新蒲杨氏土司墓地、团溪杨辉墓与墓祠)考古发掘项目获中国“田野考古奖一等奖”。2021年,贵州遵义海龙屯城址及播州杨氏土司墓群入选中国“百年百大考古新发现”。在中国考古版图里,遵义土司考古彰显出独特的人文景观。

  土司考古让人亮眼,史前洞穴遗址考古更是刷新了人们对史前文明的认知。2017年贵安新区牛坡洞遗址获2016年度全国“六大”“十大”考古新发现,2018年获中国“田野考古奖三等奖”。2021年贵安新区招果洞遗址名列“202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榜单,接着该遗址与牛坡洞遗址一道跻身中国“新时代百项考古新发现”阵列,贵州的历史景象和文明脉络通过考古更清晰地呈现于人们眼前。

  令人刮目的夜郎考古,出土的文物揭开了贵州历史的诸多谜题。2018年《贵州夜郎考古工作规划(2018-2022年)》获准立项后,夜郎考古工作得以系统推进。2022年赫章可乐遗址的全面系统考古勘探启动,调查勘探面积约900万平方米,共发现遗迹现象466处,摸清了可乐遗址各类文化遗存家底,为可乐大遗址保护和可乐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提供“考古一张图”。

  位于铜仁万山的汞矿是一处采冶考古遗址。2012年至2017年,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开展对铜仁万山及其周边区域汞矿遗址的考古调查和试掘,共发现各类遗址41处,探明万山作为武陵山区朱砂开采的核心区域,至迟在唐宋时期开始大规模的朱砂生产活动。符家冲遗址发现的汉代选矿堆积,直接反映了当时的朱砂开采及选矿活动,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与朱砂开采相关的遗址之一。

  在周必素看来,文物考古厘清历史遗存,既是文化自觉的必答题,也是文化自信的必修课。考古成果从作为公共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进而发展成为文化旅游的场景,为“多彩贵州”这一文化旅游品牌添砖加瓦。

  博物馆成为人文景点

  在贵阳市观山湖区林城东路中段北侧,是建筑造型独特的贵州省博物馆新馆。2017年建成对外开放的贵州省博物馆新馆,藏品总数达8万余件,民族文物、贵州古生物化石、旧石器时代出土文物,以及反映地方历史厚度和文化多样性的各类文物如蜡染、服饰、瓷器、青铜器、古生物、陶器、刺绣、书画、漆器、金银、玉石等,闪耀着贵州历史文化的光芒,2020年入选“第四批国家一级博物馆名单”。它既是公共文化场所,也正在成为旅游打卡地。

  从考古跨界到文博的贵州省博物馆馆长李飞认为,随着考古发现和相关研究的逐步深入,贵州省博物馆对贵州历史和文化进行重新梳理和呈现的时机也日渐成熟。在他看来,随着文旅融合的深入,贵州省博物馆要从馆藏历史文化的“馆舍天地”走向“大千世界”,博物馆也会成为“引流”的“景区”。“作为文旅融合的最佳平台,贵州省博物馆将积极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挖掘贵州历史与文化,保护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好贵州故事,讲好中国故事。”李飞说。

  不仅省级的博物馆藏有着引人好奇的文物宝贝,市县级博物馆的“独门绝品”也吸人眼球。黔西南州博物馆,馆藏文物3949件(套),其中的抚琴俑、铜车马、摇钱树、连枝灯、提梁壶、一字格剑等已被列入国家精品文物名录。这些通过考古发掘呈现于世的文物,作为西南地区文化交流与融合的直接证据见证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发展历程。在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2022全省十大展览精品评选活动中,黔西南州博物馆选送的“夜郎的疑问——贵州汉代历史文物展”,就以其绝无仅有的文物藏品和展陈设计胜出,吸引了不少观众。

  “夜郎的疑问——贵州汉代历史文物展”展出文物500余件(套),共3个单元6个厅,展览面积3300平方米,为西南地区面积最大、珍贵文物较多的汉代文物专题展之一。该展览通过贵州中西部和滇黔桂交界发掘的先秦两汉时期的文物,梳理呈现夜郎地区人的起源、生产生活方式以及夜郎归汉的脉络。熟悉黔西南人文地理的诗人牧之的体验是:在文化中感知,在感知中游览,通过文物展示的历史片段,生发出“汉时期贵州是何模样”的思考。

  建于2016年的务川仡佬族民族文化博物馆,馆藏文物1400余件,当地汉墓出土精品文物500多件,国家一级文物3件,二级文物2件。3个展厅共展出汉代文物120件,其中包括国家一级文物蒜头壶、国家二级文物提梁鼎等宝贝。2018年该馆通过国家3A级旅游景区景观质量评定,务川又多了一处特色人文景点。

  考古成果丰富旅游体验

  2022年国庆长假,曾在万山汞矿工作30多年的田建国,以游客的身份携妻子再次来到汞矿厂区。看着原来的汞矿工业遗址变成了国家4A级景区,看到不少游客慕名而来,听着导游绘声绘色地讲述着那个年代的故事,他和妻子的心仿佛回到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如今的矿区大变样,已是热热闹闹的旅游景区了……站在宽阔的广场上,田建国感觉眼前的光景与他那个年代有了神奇的交接。

  对于文物考古资源和成果的运用,让万山汞矿工业遗产焕发新机。在万山镇土坪社区,由原贵州汞矿矿部办公大楼改建而成的万山汞矿工业遗产博物馆,向人们昭示这处浓缩中国汞矿开发史的所在,化身为一个充满现代气息、文旅融合的体验场馆,而以此为中心的老矿区,则成了特色鲜明的旅游目的地。2006年5月,万山汞矿工业遗产博物馆被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文联主席欧阳黔森担任编剧的电视剧《看万山红遍》,就是以此作为外景地。

  考古成果逐渐成为旅游体验,在文旅融合的当下,文化的价值通过旅游得到彰显。

  景区通过拍影视剧来彰显自身魅力,这在遵义海龙屯景区也得到充分明证。2018年7月在中国大陆上映的大型历史考古类纪录电影《海龙屯》,由遵义市汇川区委宣传部与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联合出品。影片采取历史还原的手法,再现当年杨氏土司的历史风云,海龙屯的历史让这个景区更有故事。

  “这部电影让人们多了一个了解海龙屯的渠道。”2015年遵义播州海龙屯遗址与湖南永顺老司城遗址、湖北唐崖土司城遗址联合代表的中国土司遗址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在遵义市汇川区文广单位工作的刘炬材,就加入传奇文化(贵州)景区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担任讲解员、培养讲解员,之后升为公司的运营总监。而他的父亲刘光远,则是远近闻名的景区义务讲解员。

  海龙屯是贵州境内仅见的一处大型军事建筑与宫殿建筑合二为一的遗址,也是当今中国乃至亚洲保存较完好的中世纪城堡遗址。遗址居群山之巅,山顶上建阁楼、兵营、仓库、水牢、绣花楼;屯前设铜柱、铁柱、飞龙、飞凤、朝天、万安等九关,各关之间有护墙相连,凭险设关,关关相联,以石块垒砌的高大城墙关隘,形成三层防御体系,令整个城堡十分坚固。随山势绵延十余里,气象万千。

  2001年海龙屯晋升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从2012年起,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组织力量先后两次对海龙屯进行考古发掘,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海龙屯向人们展示杨氏土司神秘的历史断面。此后,海龙屯被开发为景区,人们得以有机会从那些残墙断壁中感知杨氏土司的历史风云。

  “不管是文物展陈的博物馆还是文物深植大地的遗址,它们除了承担文物保护、展示和研究的重任外,同时也发挥旅游功用,向人们表达贵州历史文化的魅力。”贵州旅游协会副会长、贵州师范大学国际旅游文化学院原院长张晓松说,文旅的深度融合,将有力推动我省旅游高质量发展,而“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发展理念,则是建设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强省、多彩贵州旅游强省的题中之义。(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陆青剑)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分享到:
更多精彩内容首页 > 历史考古 > 文化遗产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人员查验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主办: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商务合作QQ:40179119 电话:0851-83809958 手机15086320111(微信同号)

黔ICP备12003314号-2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