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文化网-毕节频道 您的位置:首页 > 贵州文化网-毕节频道  
毕节奇迹: 镂刻大山的惊世绝作
贵州文化网 发表于:2020-06-17 14:11:31 来源:澎湃新闻 作者: 点击: 评论:0

 你可能听说过悬崖上筑路、挖渠,你听说过溶洞里建篮球场吗?贵州毕节,乌蒙腹地,奇峰绝壑。偏偏毕节人以峭壁为纸,以钢钎为笔,描绘出常人所不敢想象的奇迹。最近多家网站和新媒体客户端上“网红”的一组“毕节奇迹”短视频引起人们好奇。

毕节赫章县石板河村的悬崖上,当地村民硬生生凿出了一段“志气公路”;在七星关区团结乡青林村,村民用4年时间在绝壁上“啃”通了一条“幸福渠”;新春村的村民脑洞大开,居然在一个溶洞里修建了1000余平方米、有阶梯看台的山洞标准篮球场……类似的风景,在乌蒙大山里俯拾皆是。

毕节,向大山悬崖叫板似乎成了一种传统。1958年大年初一,毕节镰刀湾村外的山谷中,村民们耗费整整两年时间,在绝壁间修筑的8公里长“卫星大沟”正式通渠,白花花的渠水犹如财富,从此改变了镰刀湾村的命运。以此为发端,1958年开始修高流大沟、镇江大沟,1960年修长岩大沟,1964年修法朗大沟,还有半边山大沟、落涧沟大沟、燕林大沟、西山坪大沟、峨峰岩大沟、峨峰沟大沟、孙家堰大沟,金沙后山乡的联盟大沟,化觉镇的阴河洞大沟,纳雍维新镇的陈家大沟,黔西新仁乡化屋村的哈冲大沟……各地开渠群众数以万计,水渠长度合计超过100公里。

毕节人写过一副对联:“故事诉艰辛,一米钢钎怎样磨成三寸;边乡扬意气,千寻水路居然凿在半空。”

毕节人早就习以为常的悬崖,最近通过网络传播顿时成为网红打卡地。慕名而来的人们往下望一眼,头晕目眩,双腿发颤;但乡民们只向前看、向山外看,不怨天不怨地,柳暗花明又一村。

当城里人在各种忙碌打拼和享受都市生活的同时,很多如毕节一样的山里人正在脱贫攻坚战场冲锋鏖战。

毕节脱贫攻坚的压力很大。据统计,毕节地区贫困人口占到贵州全省四分之一、全国五十分之一,当下,毕节全市三分之二的干部都奋战在脱贫一线。

乌蒙高原属于喀斯特地貌,自然环境恶劣,农业基础条件差,基础设施匮乏,在这里取得一点成绩,代价要比别的地方大得多。

脱贫攻坚是块磨刀石,磨的是求生存谋发展的志气,磨的是不甘人后的硬气。在毕节,当地民众把喀斯特山区随处可见的悬崖峭壁,变成了深耕勇气和智慧的试验田,用最小的资源占用,创造着让时代为之鼓掌的人文风景。

如今,毕节地区生产总值已突破2000亿大关,连续多年增长幅度居全国前列。全国扶贫看贵州,贵州扶贫看毕节毕节迈出的每一小步,都值得鼓掌。

世代生活在崇山峻岭和悬崖峭壁间的毕节人,继承了大山的秉性,倔强如山坚韧如山,用智慧和力量默默地享受大山、改变大山。

贫困,面对毕节人已经创造和正在创造的一个又一个奇迹,正无奈地渐行渐远。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分享到:
更多精彩内容首页 > 贵州文化网-毕节频道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人员查验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主办: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商务合作QQ:40179119 电话:0851-83809958 手机15086320111(微信同号)

黔ICP备12003314号-2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