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文化网-黔东南频道 您的位置:首页 > 贵州文化网-黔东南频道  
德化乡:“三优三治”走出乡村治理新路子
贵州文化网 发表于:2024-02-27 11:04:46 来源:贵州文化网 作者:吴相宏 点击: 评论:0

  为进一步提升干部群众的法治观念,不断深化法治乡村建设,德化乡创新实施“三优三治”新模式,激发基层依法治理活力,持续为乡村振兴保驾护航。

  一是建“优”法治阵地,激活“自治”动力。以示范村创建为抓手,建立健全普法宣传阵地,把法治元素融入院坝、鼓楼、风雨桥等村寨特色建筑,打造“普法”阵地和“自治”阵地一体融合,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推行“院坝协商”“警民议事”“纠纷调解庭”“议事鼓楼”等特色协商机制,严格落实村级“四议两公开”民主决策程序,做到“三务公开”透明化、“矛盾纠纷”协商化、“法治服务”上门化,实现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自治新局面。截至目前,建立法治宣传栏10个,法治文化长廊3个,有效提高了村民群众自治参与度。


德化乡岑纪村文化长廊

德化乡法治宣传员到岑纪村开展“法治教育大课堂”活动

  二是创“优”普法队伍,增添“法治”活力。坚持把乡村“法律明白人”的培育选任和影响力发挥作为乡村人才振兴的重要力量,并与村“两委”成员、人民调解员、“扫黄打非”宣传员等法治力量整合,着力培养一支素质高、结构优、用得上的“常驻群众身边的普法队伍,定期开展法治宣传活动,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群众法治意识和法治能力。截至目前,共培养“法律明白人”43人,评选学法用法示范户10户,成立普法宣传志愿服务队1支,开展普法宣传活动20余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2800余份。


德化乡开展法治教育普及集中宣传活动

德化乡开展移风易俗宣传活动

  三是育“优”文明新风,生发“德治”内力。围绕文明新风倡导主线,探索乡村“德治”新模式,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村规民约、农家书屋、党员活动室”等宣传载体,将“环境卫生、家风家教、抵制浪费、崇德守法”等纳入乡村治理,持续开展“和谐家庭”“最美家庭”“好婆媳”“文明庭院”等民主评议活动,带动群众争当文明新风的倡导者和践行者,助推乡村“德治”驶向“快车道”。今年以来,设置文明新风宣传栏10个,开展移风易俗宣传活动6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2200余份。(吴相宏)


 

  责编:彭会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分享到:
更多精彩内容首页 > 贵州文化网-黔东南频道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人员查验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5-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主办: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商务合作QQ:207656212 手机15086320111(微信同号)

黔ICP备12003314号-2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