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文化网-黔东南频道 | 您的位置:首页 > 贵州文化网-黔东南频道 |
时下正值春耕备耕的黄金时节。贵州省黔东南州岑巩县的各杂交水稻制种基地一片繁忙,农户们抢抓农时,秧田平整、翻犁等前期工作正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田间地头处处涌动着春的生机与希望。
在水尾镇大树林村,旋耕机如同不知疲倦的 “舞者”,在广袤的田野上来回穿梭,将原本板结的土地被细细粉碎,化作松软细碎的沃土,为后续的秧苗移栽搭建起优质 “温床”。这般热火朝天的春耕场景,是现代农业科技与自然交融的生动写照,也承载着农户们对丰收的殷切期盼。
今年来,水尾镇依托岑巩县作为“国家级制种基地奖补县”和“国家级水稻制种大县”的发展机遇,充分发挥坝区土地资源和自然条件优势,大力发展水稻制种产业,通过完善基础配套设施、推广机械化耕作、强化技术指导服务等措施,持续扩大杂稻制种产业规模,今年全镇制种面积实现了有效增长。
2025年,水尾镇落实杂交水稻制种面积5520亩、种植主体大户23个,共覆盖6个行政村。目前,该镇杂交水稻制种父本育苗工作已全面完成,父本播种可移栽大田面积4715亩,母本育苗可移栽大田面积1110亩,母本育苗及后续生产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中。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