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文化网-黔东南频道 您的位置:首页 > 贵州文化网-黔东南频道  
黎平县罗里乡:林间“金疙瘩”铺就富民路
贵州文化网 发表于:2025-11-04 20:55:08 来源:贵州文化网 作者:姚进忠 江德春 点击: 评论:0

  金秋时节,黎平县罗里乡九层村的翠林间,新鲜出土的天麻个大饱满,裹挟着泥土清香,村民们忙着采挖、分拣、装筐,笑意写满脸庞。这枚不起眼的“定风草”,正成为当地群众的“致富宝”。

  “以前外出打工顾不上家,现在家门口干活一天挣一百多,还能兼顾农活。”九层村村民杨勤连一边分拣天麻一边说道。今年她在基地务工收入近2万元,加上自家种的半亩天麻,增收实实在在。村民杨群环也曾在外奔波,如今回乡负责天麻基地巡护、保湿等工作,每月3000多元的稳定收入让他倍感踏实。

  罗里乡海拔适中、林木茂密、湿度适宜,是天然的林下中药材种植宝地。种植大户吴志松从试种起步,如今已联合合作社建成7000平方米基地,年产量超11.2万斤,带动50多户农户参与产业链。“乡里给奖补、协调保险,种着特安心。”吴志松的话道出了从业者的心声。

  近年来,罗里乡立足生态优势,将林下天麻作为重点产业培育,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推动产业标准化、规模化发展。组建技术服务队开展育种、栽培等培训,落实每平方米50元到户奖补,对接保险机构实现主产区85%保险覆盖率,全方位降低种植风险。

  如今,罗里乡天麻年均种植面积达1.4万平方米,预计年产鲜天麻21万斤,按市场价每斤16元计算,年均产值超336万元。产业覆盖农户90余户,其中“三类户”及脱贫户28户,户均年增收4000元以上,带动就近就业1200余人次。从荒山密林到“绿色银行”,小小天麻正以“黄金产业”的姿态,撬动山区群众稳定增收。

  (姚进忠  江德春)

  责编:杨婷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分享到:
更多精彩内容首页 > 贵州文化网-黔东南频道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人员查验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5-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主办: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商务合作QQ:207656212

黔ICP备12003314号-2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