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文化网-铜仁频道 您的位置:首页 > 贵州文化网-铜仁频道  
铜仁:五举措推进中级法院窗口作风建设
贵州文化网 发表于:2020-06-17 14:23:22 来源:法治生活网 作者:杨林 点击: 评论:0

   纪检监察机构实行派驻统管以来,铜仁市纪委市监委派驻第十二纪检监察组针对日常监督工作中发现的纪律作风问题,把监督的着力点落在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采取精准约谈、监察建议、警示教育、节点提醒、重点检查五举措推进铜仁市中级法院窗口作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实施精准约谈。在开展日常监督中,铜仁市纪委市监委派驻第十二纪检监察组大胆运用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对发现问题抓住不放,及时对相关人员进行谈话提醒、批评教育等。针对铜仁市中级法院情况,该纪检监察组对立案团队相关人员进行了精准约谈。“我一定深刻汲取教训,以后工作中扎实工作作风,提高服务意识,更好地做好窗口服务和立案工作。”这是该院立案团队负责人被约谈时的表态。该负责人还表示,将认真执行最高人民法院、省高院关于加强“立案信访窗口”建设的有关文件精神,切实加强诉讼服务“窗口”作风建设,坚决纠正接待用语不文明、不按时上班、不规范着装等问题。

 

  善提监察建议。针对铜仁市中级法院诉讼服务窗口存在的纪律作风问题,铜仁市纪委市监委派驻第十二纪检监察组及时该院党组提出监察建议。该院党组高度重视监察建议的落实,专门召开党组会,研究制定了《关于开展作风整治年活动的实施方案》和《关于深入开展诉讼服务中心司法作风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活动的实施方案》,并扎实开展了铜仁市法院诉讼服务中心人员司法礼仪及立案业务培训、司法作风巡查等系列作风建设活动。目前,铜仁市中级法院立案窗口升级改造项目已经完成,之前的立案窗口被打造成多功能、全方位、综合性的为民服务平台,平台从以前的单一立案到为当事人提供诉讼指导、立案审查、诉前财产保全、立案前调解、诉讼费缴纳与退费、司法救助、法官联络、判后答疑、申诉、申请再审等一站式服务,基本实现当事人“进到一个厅,事务全办清”,人民群众对法院的满意度明显提升。

 

  开展警示教育。作为政治机关,查办案件不能局限于个案、不能只盯表面,更要追根溯源、正本清源,让查办案件的治本效果充分体现。为切实做好查办案件“后半篇文章”,铜仁市纪委市监委派驻第十二纪检监察组督促、指导铜仁市中级法院及时召开“一案一整改”警示教育大会,强化违纪案件的警示教育作用。通过教育警示,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收到较好效果。广大干警表示,将认真学习《监察法》《纪律处分条例》《廉洁自律准则》等党纪法规,强化法纪意识,自觉接受组织和群众监督,树立清正廉洁的良好司法形象,营造风清气正的法院良好政治生态。在开好警示教育大会的同时,派驻第十二纪检监察组还充分发挥法院微信公众号、内网办公系统平台、《铜仁法院网》等媒体作用,广泛宣传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方针政策、党政纪条规和党风廉政建设的经验及做法,及时通报典型案例,认真开展警示教育活动。

 

  抓实节点提醒。扫除作风之弊,根治“四风”顽疾,关键在于常抓不懈、久久为功。每逢重要时间节点,铜仁市纪委市监委派驻第十二纪检监察组都通过书面提醒、微信及会议等形式,向铜仁市中级法院党组及全体干警发送节日期间作风纪律提醒,重点严明窗口纪律要求,强化窗口作风检查,对节日期间“四风”问题线索,一律严查快办,典型案例一律通报曝光,以零容忍态度巩固拓展作风建设成果。同时,督促该院党组成员、中层领导干部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加强分管领域人员廉政教育和监督检查,坚持“高线”、守住“底线”、不碰“红线”,确保节日期间作风问题“万无一失”。

 

  强化重点检查。铜仁市纪委市监委派驻第十二纪检监察组将群众反映强烈的“庸懒散拖”等审判执行工作中的突出司法作风问题,纳入监督检查重点,盯住不放,把重心放在最敏感、最关键、最容易出问题的“窗口”上,做到全覆盖,不留遗漏。铜仁市中级法院充分发挥再监督再检查职能,主要采取现场查看方式,对遵守执行上级和本院规章制度、上下班考勤制度、请销假制度的落实、着装、语言行为、仪表仪容等方面,进行定期、不定期检查和暗访督察,随时通报检查结果,对出现问题的相关责任人严肃追责问责。同时,督促该院党组严肃查处迟到早退、擅离岗位和上班期间上网聊天、玩游戏、网上购物等行为,大力整治执法不公、粗暴执法、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现象。

 

  铜仁市纪委市监委派驻第十二纪检监察组通过五举措督促、指导铜仁市中级法院开展诉讼服务窗口作风建设,加大立案大厅硬件建设,落实司法为民措施,当事人到纪检监察组投诉、上访大幅下降,树立了人民法院公正高效、亲民便民的良好司法形象。仅2019年,该纪检监察组接访当事人批次就下降40.63%、人次下降58.21%。(杨林)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分享到:
更多精彩内容首页 > 贵州文化网-铜仁频道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人员查验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主办: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商务合作QQ:40179119 电话:0851-83809958 手机15086320111(微信同号)

黔ICP备12003314号-2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