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文化网-铜仁频道 您的位置:首页 > 贵州文化网-铜仁频道  
贵州铜仁市工会倾力帮扶基层搬迁群众见闻
贵州文化网 发表于:2020-07-08 14:41:18 来源:工人日报 作者:李丰 点击: 评论:0

   近年来,贵州省实施易地扶贫搬迁188万人,这是该省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使居住在深山区、石山区的贫困群众走出大山,搬进城镇。

  2020年初,贵州省委办公厅印发《贵州省工青妇组织实施“新市民·追梦桥”工程方案》,要求该省各级工会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按时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

  5月27日,记者来到贵州省铜仁市,当地工会立足东西部协作,为搬迁群众精准提供就业信息、实现转移就业,积极扶持培育企业,让搬迁群众在家门口就业。还有的工会围绕产业扶贫,为搬迁群众提供创业支持,孵化村集体经济。当地工会通过种种举措,下足功夫,在搬迁群众实现“稳得住、能致富”上,做出了特色文章。

>

 

  工会+企业补足社区短板

  “以前我对工会工作不是很了解,自从县总工会的帮扶措施深入到社区,我非常感谢工会带来了特别棒的企业资源,帮助社区补足短板。”5月27日,铜仁市印江县峨岭街道办党工委副书记杨秀珍对记者说。

  当天,印江县总工会、县信用联社一起来到峨岭街道兴民社区,为孩子们捐赠了崭新的书包和文具用品。兴民社区成立不到半年,工作人员、财物等力量相对薄弱。对此,印江县总工会采取引进企业相关优势资源,开展技能培训,解决就业创业困难,弘扬劳动精神等方式,让搬迁群众稳得住、能致富。

  记者了解到,目前,印江县总工会已联合县信用联社、梵净山金顶水泥厂实地对接“N+1”联帮联扶工作,通过面对面的洽谈对接,两家企业与兴民社区工会正式结对,在安置点围绕就业技能培训、困难职工帮扶、帮助联系销售、职工文体联谊活动等方面开展帮扶工作。

  帮助搬迁群众化解矛盾,安置点基层工会也发挥了积极作用。当天,记者走进印江县城普同异地扶贫安置区,社区老人们三五成群坐在广场上或凉亭里聊天。而在安置点的工会办公点,几名工会工作人员有的忙着给贫困会员发放生活用品,有的忙着给群众耐心讲解政策、化解生活中的矛盾。

  今年65岁的田如新和70岁的杨秀齐都是普同异地扶贫安置区的移民群众,前几天,两位老人因为琐事发生了矛盾,从此互不往来,小区工会主席任达国知道后,及时找到两位老人及其家人坐在一起,从邻里关系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劝解,两家人终于和好如初。

  “今天工会帮我们调解了矛盾,我很满意,以后我们邻里之间要团结、要相互帮助”。调解完矛盾的田如新和杨秀齐都说。

  移民社区扶持劳务公司

  “我搬过来后不但找到了工作,还成为了居委会委员。”5月27日,铜仁市思南县丽景社区搬迁群众蔡艳高兴地说道。自从她加入了丽景劳务合作社,如愿在居委会找到了一份会计工作。

  从老家搬到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后,丽景社区组织就业信息员,每家每户上门了解家庭情况,根据大家的年龄结构、文化程度、技能强项建立数据库,精准匹配与之相适应的工作岗位。

  丽景社区党支部书记但思飞告诉记者,在县总工会的支持下,社区大力推广“村社合一”模式发展农村合作社经济,社区党支部、村委会与专业劳务合作社合用一套班子、一套人员,成立了丽景集体经济专业合作社,把社区内2017户4445名群众零散劳动力集聚起来,实现劳务外包“规模输出”。

  “刚成立合作社时,是工会帮助我们解了燃眉之急。"但思飞告诉记者,一开始企业没有流动资金,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县总工会主动上门对接,为企业协调了25万元东西部协作扶贫专项资金。

  在思南县总工会的支持下,丽景社区还选派服务能力强、有感召力的劳务合作社社员在贵阳、广州等常驻点开展“零距离”管理服务搬迁群众。“以前外出打工,最担心的是工资拖欠和安全问题。加入劳务合作社之后,不仅找到了收入可观的工作,还有联络员全程跟踪服务和后勤保障。”在贵阳务工的丽景社区搬迁群众杨国强说。

家门口实现“集中就业”

  “自从来超市工作后,我一扫往日暮气沉沉的心情,每天心情像阳光一样灿烂,2000多元的工资挺好的。”5月28日下午,正在超市货架下货的彭晓英笑呵呵地说。

  自2019年起,铜仁市碧江区承接了该市沿河、印江、松桃三个县11194户50732名群众跨区域搬迁。在该市规模最大的正光搬迁安置点社区,这里居住了4404户19764名搬迁群众。面对体量巨大的搬迁群体,碧江区总工会采取引进劳动密集型企业办法,让搬迁群众尽量在家门口“集中就业”。

<

 

  2019年初,彭晓英一家从松桃县寨英镇搬迁而来,老公身体不好,去了厦门一家模具厂做工,而她在家中照看两个孩子,每个月全靠老公的4000多元收入生活,日子过得紧巴巴。“我刚搬来时候,每天不知道做什么,看到工会和华联超市联合招聘,我就来了。” 彭晓英对记者说。

  碧江区总工会在正光社区引入华联玛客超市后,97名像彭晓英一样的搬迁群众开始了新生活。“这个超市95%以上员工都是搬迁群众应聘而来,他们没有任何销售经验,工会和我们一起做了培训,现在他们已经会打价签、补货,也学着去做销售,慢慢变成了熟练员工。”超市店长幸小磊对记者说。

  这天下午四点,彭晓英被店长喊去参加销售座谈,“我要想办法学促销,还能拿点提成,这个新店每天要有2600元收入才能不亏损,对新员工有很大挑战。”她说。

  铜仁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杨恩告诉记者,为解决跨区域搬迁群众的就业问题,铜仁市各级工会积极实施移民就业创业工程、移民素质提升工程,积极决安置点群众的就业问题。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各级工会为易地移民搬迁群众培训24班次,培训人数1480人,推荐就业1428人,培训后就业率达96%,平均就业家庭月收入增加近2000元。全市工会以“春风行动”、“留雁行动”为抓手,促进就业3500多人次。(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李丰)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分享到:
更多精彩内容首页 > 贵州文化网-铜仁频道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人员查验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主办: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商务合作QQ:40179119 电话:0851-83809958 手机15086320111(微信同号)

黔ICP备12003314号-2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