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文化网-铜仁频道 您的位置:首页 > 贵州文化网-铜仁频道  
石阡界牌村:太子参种植让乡亲们增收有奔头
贵州文化网 发表于:2025-05-13 23:24:25 来源:铜仁网 作者:田勇 点击: 评论:0

近日,铜仁市石阡县本庄镇界牌村田园里,一垄垄太子参舒展嫩叶,翠色浸染山野。

晨雾中,村民卢成富与妻子背着喷雾器穿梭田间,为药材精准施药。“从破土萌芽到压苗壮根,硬是没舍得休息一天。当下压苗期最关键,叶子抢了根茎营养,产量就要打折扣。”卢成富说话间轻托起一株太子参新枝,叶片间点缀着白色小花。

每年10月底,卢成富就开始忙整地,接着下种铺苗。“这个环节最多时要请上百人来帮忙。太子参很娇气,对管护技术和时令把控度要求都很高。”55岁的卢成富种了8年太子参,吃过粗心大意和没技术的亏,所以现在每个环节都很用心。“出苗后既要防止病虫害,又要保障根部养分充足。”

737ae8d1-e152-413d-84c4-66995ad3bcf2

石阡本庄镇界牌村太子参长势喜人。 田勇 摄

三分种七分管。虽然辛苦,但技术的精进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每年太子参开挖上市,各地药商就会上门来收,场面十分热闹。为了每斤能多挣点,卢成富通常会自己请货车,运到施秉县牛大场镇的中药材市场去卖。

“隔市场近,不愁销路,也是我们种药材的一大优势。”卢成富说,牛大场镇距离本庄镇不到50公里,那里有100多家药材商收药。他每年都会种30来亩太子参,行情最好的时候,一年的纯收入近20万元。

界牌村党支部书记方华告诉笔者,当地的气候、土壤、海拔都很适合药材生长。“村民过去种传统农作物,辛苦一年勉强只够一家人糊口。2010年,我们试着引种太子参,结果表现非常好。”

沿着纵横交错的通村路放眼望去,太子参已在延绵的黄土地上铺满新绿。方华指着一处地块,笑呵呵地介绍:“全县就数我们这里太子参面积最多,村里有7个大户,今年的种植面积近500亩,联农带农效果非常不错。现在好多人都在家门口找到了工作,光是太子参这一项产业,一年的就业带动量就达上万人次。”

笔者采访了解到,太子参只是界牌村众多富民产业之一。近年来,该村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方式,积极推广良种良法,不断提高农业产业经济效益。“我们村还有茶叶、辣椒、红薯、烤烟等产业,这段时间正是农忙时节,寨子上基本看不到人。”方华告诉记者,每天只要走进田间地头,就会看到满山坡都是干活的村民,大家都在忙着比学赶超,通过勤劳双手去创造幸福生活。(作者:田勇)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分享到:
更多精彩内容首页 > 贵州文化网-铜仁频道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人员查验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5-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主办: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商务合作QQ:207656212 手机15086320111(微信同号)

黔ICP备12003314号-2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