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文化网-铜仁频道 您的位置:首页 > 贵州文化网-铜仁频道  
【创建文明城市 建设美好家园】石阡县:“四维融合”激活文明城市创建新动能
贵州文化网 发表于:2025-05-18 21:01:48 来源:铜仁网 作者:熊丽娟 点击: 评论:0

作为“中国温泉之乡”“中国长寿之乡”,石阡县在文明城市创建中深耕地域特色,创新构建责任共担、民生共解、文明共创、成果共享的“四维融合”模式,将温泉康养、红色文化、非遗传承与城市治理深度融合,走出一条“以文塑城、以创惠民”的特色之路,让千年古邑在文明浸润中焕发出新的生机。

1.webp

三级联动织密责任网 网格治理破解城市顽疾

文明创建,机制先行。石阡县构建“县委统筹、网格落实、全民参与”的责任体系,以“1+7”专班推进机制为引擎,将县域精细划分为19个网格、多个责任区,创新“3+N”包保模式——1名正县级领导包片统筹、1名副县级领导包块推进、1个责任部门包联居民院落,联动N个共建单位协同发力,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全域联动”。

针对占道经营、野广告等城市治理“老大难”,石阡县开展“十项专项整治”,通过常态化巡查与动态督导,累计解决各类问题78余处。汤山街道推行“日巡查、周会商”机制,背街小巷整治率达95%,曾经杂乱的卫生死角变身居民休闲的“口袋公园”。

2.webp

民生微改回应群众期盼 幸福家园共建共享

文明创建的温度,藏在群众的“急难愁盼”里。石阡县建立“群众点单-部门接单-督导评单”闭环机制,累计办结充电桩建设、消防设施改造等民生微实事80余件,让文明创建从“政府独角戏”变为“群众大合唱”。

在老旧小区改造中,“院落议事会”成为连接干群的桥梁,119条群众建议转化为63处充电桩、39处微型消防站的落地建设,《居民公约》实现小区全覆盖,基层治理从“替民作主”转向“由民作主”。佛顶山社区创新“红色管家”服务,党员干部化身“楼栋长”,上门解决群众诉求,让“家门口的文明”触手可及。

红色文化浸润文明土壤 全民参与凝聚创建合力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石阡县深挖红色资源,以石阡烈士陵园、困牛山战斗遗址、“红二·六军团旧址”为载体,打造1个红色美丽村庄、1条红军街,申创1个国家级烈士陵园、3个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发“重走长征路”“困牛山精神”等10余门红色精品课程,让红色基因成为文明创建的精神底色。

文明新风需要全民参与。“你点我查”“你拍我曝”监督平台上线以来,2期“红黑榜”规范商户经营,8期不文明行为曝光形成震慑,市民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交通志愿者、银龄服务志愿者等累计服务超1万小时,“文明劝导员”“社区管家”活跃在街头巷尾,全民共创氛围日益浓厚。

温泉康养融合文明乡风 产业赋能打造治理样板

当千年温泉遇见文明新风,催生治理新范式。石阡县将文明创建融入温泉产业,打造“文明旅游示范窗口”,规范服务标准、提升游客体验,让温泉经济与文明风尚同频共振。

“乡风文明积分制”成为乡村治理新亮点:村民参与环境卫生整治、移风易俗等可累计积分,兑换温泉门票、生活用品等奖励。龙塘镇村民赵大叔笑言:“现在大家争着打扫公共区域,红白喜事简办蔚然成风,积分还能换‘泡汤’,日子越来越有滋味。”数据显示,试点村人居环境满意度提升30%,文明习惯养成率达85%,实现“小积分”撬动“大文明”。

如今的石阡,“四维融合”模式正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民生福祉,书写着“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生动答卷。(记者:熊丽娟)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分享到:
更多精彩内容首页 > 贵州文化网-铜仁频道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人员查验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5-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主办: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商务合作QQ:207656212 手机15086320111(微信同号)

黔ICP备12003314号-2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